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39章 叔侄相逢,你死我活(1)


                 安彬輕聲的問了一句:“那軍師以為,我們現在是去東都,還是去跟在殿下後面,免得到時候生出亂子”安彬在深謀遠慮上自然不是老手,趙祁的三言兩語就讓他打消了此次東都一戰在先前所有順風順水之後的暗自欣喜。

  可如何行軍,面對如今晉軍如此奇詭的形勢,趙祁也有些為難,深思之下接著問向安彬:“安將軍,依你之見,若是殿下也察覺了晉軍的詭異,會如何行事?”安彬脫口而出:“殿下看似直來直去,憑藉三軍之勇破敵千里,可實則末將以為,殿下心思如發,晉軍這番既要洛陽,卻沒想過以逸待勞阻攔我軍而是枉費兵力去截擊護國公。若是護國公遁入領軍入山,兵法有云,十倍圍之,則護國公看似兵危,卻正中國公下懷,這只是末將眼下的拙見,還望軍師指點一二”

  “都是人精啊”趙祁感慨了一句:“你這麼一說,我也明白,護國公這是想送個功勞給咱們殿下,一旦被圍是損護國公大將軍的威名,可無論殿下是直接趁著東都空虛還是領軍援救護國公,這都是不勝不敗的地步。護國公怎麼能猜到朝廷會派誰前來領軍?便是猜到了殿下,又何必白送殿下一個人情?我大寧勳貴與藩王結親是先帝和陛下的有心為之,該幫也是幫秦王多些”

  這是長安城而非定南衛,趙祁也不得不多想一些,走一步觀十步之景,走十步觀百步之危才是在天下爾虞我詐的雷池正中安身立命之道。趙祁毫無保留地向安彬說出了自己的疑惑,自己的眉頭也皺緊了一些。

  安彬乃將才,經趙祁如此一說,他便將自己從前在錦衣衛和影衛之中所知道的隱秘一道和盤托出:“軍師,其實護國公要猜中是殿下領軍也不難,以護國公的身份,想知道殿下領軍數萬自定南衛北上並不會晚太多,末將以為陛下也定然沒想過瞞著他們太久,否則也不會過了渝州不遠,兵部的帖子就送到了咱們北上這一路的軍鎮哨所裡。末將尋思著,或許在晉王殿下反跡未露時,陛下就早已經有此後手,護國公也當是知道了這一點,方才明白朝廷一定是讓殿下領軍出關。京軍大營在北伐之後定然十去六七,若是還讓京軍出關平亂,堂堂護國公也不至於只帶了五千騎便東出潼關。”

  他停頓一會兒,看清了趙祁深以為然的神情後再繼續說道:“剛剛軍師說了,朝廷是藩王和勳貴結親,在外藩王和勳貴之間在先帝時若有暗中音信往來密集之時,決然逃不過先帝的耳目,可如今陛下以仁德治天下,常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咱們殿下和秦王殿下的關係也是少時玩樂有過急眼爭執,在陛下從潛邸入九五後,實則兄弟之情義深厚不遜太子和吳王,護國公照顧著殿下,也或許有秦王的緣故。再多想一些,護國公此番年紀,早已無需爭這些無用的功勞,不如有個順水人情,日後曹家和殿下也不至於太過生疏”

  “安將軍看得比我遠,趙某佩服啊”

  “哈哈哈,不過是一些拙見,軍師可別自謙,我還當不起軍師如此評價,剛剛軍師問我若是殿下也察覺了詭異會如何行軍,我真不敢妄言,在錦衣衛做了這麼多年也算有些窺測人心的手段,但快兩年了,至今也未曾看清過。”

  趙祁又是向前一步,憂傷地談了起來:“殿下的心裡藏了些秘密,唉,人總是為這個情義二字所累,罷了”隨即轉口一說:“既然安將軍猜出了護國公這份心思,想必殿下這路上也該猜出一二,殿下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輩,何況在殿下眼中,這些跟隨先帝打江山的老將們都是長輩,都是我大寧的柱石,殿下必然是快馬加鞭,我們現在追哪裡還追得上。何況殿下若是謹慎的人,也不會在大冬日裡寧願冒稍有不慎便會是陛下雷霆之怒治罪的危險,也執意察覺時機就出兵入藏,得此滔天的功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東都門戶大開,那我們就按著殿下的王命,直接殺向東都,動靜鬧得大些,一旦殿下被圍,咱們還可以圍魏救趙,晉軍有沒有後手,等我們打到東都城下自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