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32章 獨孤濤眼裡的真相


                 躺在中軍大帳的楊復遠親自擦去了短劍上的血跡,向自己的侍衛吩咐道:“去,告訴蠻子們,今夜就請降,既然獨孤信百無一用,那咱們就乾脆一些”

  “諾”

  回話之聲還未說話,楊復遠又聽得帳外傳來一聲奏報,急忙走出來觀看,只看得前軍營統領張令之子張近下馬應聲道:“啟稟王爺,榆關那邊出事了”

  “哦?怎麼了?”

  “探馬回報,說是獨孤濤率數千軍馬出榆關朝咱們這頭過來了,家父讓末將來問問,獨孤濤此番出關朝咱們這頭趕來,要不要防備一番,或是讓末將領兵去瞧瞧?”

  楊復遠不過是稍稍思量,緩步走下了營帳之前的臺階,一面揮手讓親衛將坐騎愣紫青牽來,一面向年歲比自己要小上一些的張近說道:“去點五千騎,你隨本王一道出營看個清楚”張近立刻用那濃重的北地鄉音回了一句:“諾”

  在此處安營數日之後,遼藩的將士第一次見到楊復遠親率五千騎出營而去,一路向南奔行百里之後終於碰上了剛剛在榆關之內轉戰數日終於擺脫了朝廷僅剩的記之京軍追捕,逃出關外散落在草原之上不偏不倚剛剛碰上了楊復遠放在南邊的候騎探馬。

  曾經精良無比的獨孤一族軍馬短短十日內變成了喪家之犬,一路被人攆出了榆關,此刻滿懷家仇的獨孤濤全無素日裡的鎮定從容,除卻那身熟悉的猛虎紫金罩甲外,很難看出和十日之前那位前途燦然的獨孤家後起之秀有何相同之處。

  當楊景醒來質問為何早早讓楊宸出關,又如何剿清禍亂關中的獨孤一族餘孽時,為了替宇文雲遮瞞中宮假傳聖旨干政之事,楊智不得已自己領了此命,京營之中楊智所親信的將領紛紛請命剿逆,兩萬餘人兵分三路直撲柳臺縣,都頗為默契的空出了北面,使得獨孤濤逃亡關外之路頗為順暢。

  楊智和效命東宮的將領所思所想都無比簡單:“攆出關外,自生自滅”,只有攆到關外,獨孤一族的餘孽才不能禍亂關中,他們也能用最為省力的法子最快的平亂。畢竟連城以外,盡是草原,蠻子可不會對這夥獨孤一族的餘孽手下留情,便是蠻子不管,任其自生自滅,離開了柳臺縣,沒有糧草在草原之上也能活活餓死這數千人。

  終於,獨孤濤領著這些最後忠心於獨孤家的數千人馬逃出生天,榆關守將在楊智的暗中授意下也並未阻攔,漸漸知道了獨孤家和楊復遠還有北奴勾結暗中隱秘的楊智也是想用獨孤濤來問問楊復遠的忠心。年輕的楊智很想當著楊復遠的面問一句:

  “老三,我攆了出來,你敢收麼?”

  很可惜這句話沒能當著楊復遠問了出來,只能在如今甘露殿內距離那座龍椅最近的監國之位上腹中嘀咕兩聲,滿朝文武裡也只是將楊智的舉動看作“網開一面”或是“儘快覆命”,而並未想到楊復遠這一層來。

  獨孤家的數千人馬在草原上緩慢的行走著,他們和獨孤濤一樣,不知道楊復遠的候騎帶去北面的結果是什麼,此刻的他們又能去往何處,茫茫草原之上漫無目的行走的感覺總是痛苦的,儘管有人慶幸自己終於逃出生天,身後再無追兵,甚至敢罵幾句京營將士無能,只敢對自己人耍橫,可是卻只追到連城,匹馬不敢出關碰碰蠻子。

  也有的人因為腹中的空空如也以及這些時日面北逃亡帶來的滿身疲累而憂心前程,還有不少富貴半生的獨孤族人儘管已經被定為叛逆,卻還是不願屈降北奴,可以對楊景心懷不滿甚至恨意。但又希望“網開一面”的楊智日後能還給獨孤家一個清白,就像十幾年前滿門盡斬的趙家一樣。若是真的投靠了北奴,徹底背棄了祖宗和中州萬民,獨孤一族在大寧可真就成了過街老鼠。此刻的他們其實有些羨慕趙康,羨慕他可以壯烈的拔劍自刎,可以讓一眾部將兒郎齊齊赴死,可以有一個兒子當著宇文傑的面質問周德,說一句:“今日趙家事已畢,願德公輔佐聖明天子於億萬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