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09章 入京(1)


                 面對甘露殿中眾人一臉難以置信的神色,楊智解釋了起來:“啟稟父皇,兒臣以為若晉王當真作亂,河北道那些對朝廷新法諸多不滿的世家大族想必是隔岸觀火,等著朝廷上趕著求他們平亂,更有甚者,或許還會蠢蠢欲動意圖從中得利。一旦朝廷出兵戡亂,整個河北道必是一路兵戈,世家大族不怕兵禍之亂,可手無寸鐵的百姓該如何?若是世家大族真有陽奉陰違之舉,逼反了百姓企圖以此拖延新法,趁亂坐大才是我國朝之大不幸。故而兒臣以為,讓宇文松領命往河北道巡撫百姓,一來彰顯朝廷安撫之實心,二來宇文家本就是北道望族,借鎮國公府之威安撫之事或可事半功倍,世家望族想要陽奉陰違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m.

  楊智說完,內閣諸人神情各異,又轉瞬將眼睛投向剛剛和楊智一道開口的王太嶽身上,等楊智退去,王太嶽才邁出一步說道: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臣舉薦的人是我兒王敬,久居京中蹉跎歲月亦非長久之計,既事君祿便該為君父分憂。臣以為,王敬處事尚可,若晉王當真是為禍河北,安撫之事頗為兇險,臣以為讓小公爺去河北倒是不如讓王敬去。河北世家叫臣王閻羅,讓王敬去想必他們也不敢暗中忤逆對朝廷旨意。”

  王太嶽沒有過多解釋為何非要讓王敬去,便是說來也和楊智的異曲同工罷了,等王太嶽剛剛退回自己的座上落座下去,楊景才緩緩開口:

  “怎麼,太嶽是以為小閻羅出馬,河北那些前朝的望族便不敢忤逆朕意了?再說了,太嶽這是要讓朕這一朝日後交給後人一個‘太嶽薦子’的美談出來?”

  “哈哈哈哈”

  滿座的笑聲短暫地將甘露殿中緊張的氣氛消解一些,只有宇文傑的面色愈發凝重,他知道巡撫河北安撫軍民,說不準還得作為朝廷使臣必要時走一遭晉王大營陳述朝廷之意,兇險幾何人儘可知,只是不懂為何楊智要在御前讓宇文松來領這樁差事。而王太嶽在楊智先說了宇文松之後還是將王敬的名字說了出來,若是自己不願讓兒子去,又不免落個下乘。

  “鎮國公覺著太子和太嶽的話如何?”

  楊景的發問又讓甘露殿中陷入沉寂,宇文傑踏出了一步:“臣以為太子和閣老之言,各有各的理數,只是宇文松素日裡不成體統恐不堪與王敬侄兒相提並論啊”

  “哈哈哈哈,那鎮國公是不願讓宇文松走這一次巡撫河北咯?”楊景雖然臉上掛著的是笑意,可滿座都已經感受到來自九五之尊的那份壓力。

  宇文傑垂首躬身說道:“非也,宇文松先是陛下的臣子才是臣的兒子,閣老都願自薦王敬侄兒來擔此大任,走一遭陷途,臣又如何不願,臣所憂者實乃宇文松才學淺陋,處事並無章法恐難當此任誤了國朝之計”

  “鎮國公此言差矣,王敬是先帝一朝的進士,宇文松是朕賜恩科同進士出身,若是才學淺陋豈非朕失察了?”

  “臣不敢!”

  “罷了,今夜諸位的話朕聽明白了,要人出潼關替朕安撫河北軍民,警示世家望族不可妄動,讓連城之內不得生亂,還要護國公領軍五千屯駐潼關威懾晉逆,待機戡亂以待楚王領軍入京再赴河北平亂。可是此意?”

  楊景還未喚起跪地請罪的宇文傑,龍袍衣袖輕輕一揮放於御案之上輕聲問道,座下也內閣諸人和楊智曹蠻一起說到的:“吾皇聖明!”

  “那便擬詔,一會早朝就各自領命吧,朕如今可用之人多是皇考為朕所覓的國之棟樑,朕也該讓年輕人去歷練,不經風雨拍打,如何能夠成才?你們且退下,一會領命,讓忠臣去做忠臣的事,讓亂臣去做亂臣的事,有朕在,我大寧朝還翻不了天。”

  楊景剛剛說罷便勉力將自己撐了起來,楊智見機也先陳和一步去扶過楊景離開御座穿過臣列背向幾聲:“臣恭送陛下,恭送太子”走出了偏殿。

  長安城外的天空此刻已經隱隱吐白,宮禁之內沒有雞鳴報曉之聲,只有提醒時辰的鐘聲漸次響起,皇城之內的不少朝臣也已經起身開始收拾,品階不夠的朝臣自然是先一步起身坐了轎子到宮門之外聽候,而臣列之中站在前面的文官武將倒是可以慢慢的在家中收拾妥當坐上馬車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