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505章 不是晉陽是洛陽


                 和珅憑藉著楊景在他離京之時所給的這道聖旨,輕而易舉地領走了朝廷距離晉陽城最近的三千兵馬,承平日久的士卒因為在雨夜裡被人從夢鄉被喚醒行軍怨聲載道。而素來以會用銀子而稱的和珅也是在這要要緊譁變的時節用一句脫口而出:“今夜事成,每人三十兩!”

  九萬兩銀子對和珅而言算不得什麼,可三十兩銀子是眾多士卒一年都不能得到的餉銀,作為晉陽衛所的兵馬,遠離連城前線,北地悍匪強盜又不敢在晉王眼皮子底下撒野,除了朝廷的餉銀,他們並無其他的銀子所來之處。

  至於何為事成,此刻他們並不知曉,三千人馬蓑衣蔽身匆匆奔赴此刻濁水洶湧奔騰而過的硯池堤。大寧從立國之初便不遺餘力治理濁水,一來為身處北寧世代鎮守的楊家對濁水氾濫之害要清楚許多,二來則是如今的關中和北疆,都需要濁水安穩以便漕運通暢京中不至糧荒,也使大寧天子不會如前奉皇帝一樣一風災年便領著百官與關中數十萬百姓往東都洛陽就食。

  左立三面如死灰,身為主將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有一人開口說此行是為了鑿開硯池堤,搶在晉王動手毀壞南岸大堤之前讓濁水洪峰沿入晉陽城,並將整個晉陽城方圓數百里化為一片澤國,手下這些生於晉陽長於晉陽的士卒不用看到晉王的兵馬便會倒戈將他與和珅剁為肉泥。

  “左千戶為何一言不發啊?”和珅雙手執韁,忽然問起了左立三自然也是知道今夜若無這份聖旨左立三是斷然不會被如此輕易的允諾,所以和珅並不放心左立三。

  “大人,若是讓末將領著弟兄們直接殺去晉陽城和晉王真刀真槍的幹一場末將心裡還好受些,可是鑿開硯池,下面的河東道,膠東道,膠西道,淮南道是保住了,可是晉陽方圓百里的百姓可就全完了,末將是京畿人,妻兒老小都在家中。本是東宮侍衛,幸得太子殿下垂憐方才做了這個千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末將生得痛快,死亦取義。但是這三千弟兄可皆是晉陽子弟啊,多少人家有老母,多少人家有妻兒,這一鑿開,千里澤國,生死難料啊”

  左立三難得如此真性情地說了一番,和珅微微點頭說來:“原來是太子殿下的人,那今夜的事你更應該做,晉王謀亂,南岸大堤一毀,淹的可就不是晉陽數百里的地界,只有在濁水出雁回峰口前鑿開,咱們才能讓晉王所謀不能得逞。日後朝廷收拾起來也簡單一些,這等非常時節,只有死十萬人,還是死百萬人來選了。本官已經派人千里加急入京稱於御前,只要淹了晉陽城,晉王之亂才不至於惹出滔天的禍事來。”

  “大人”

  “左千戶不必多言,本官的妻兒可還在晉陽城裡,今夜之後,依著晉王的性子,是斷然容不得他們的”

  和珅扭頭面向雨夜裡看不大分明的雁回峰,神情漠然,他想為自己搏一搏,也為下游的數十萬百姓和大寧的北疆安穩搏一搏。儘管存了一份私心,但是用妻兒老小去矇蔽楊吉為自己取得實證贏得時間,心頭幾分甘苦,唯有自知。m.

  三千人馬走冒雨急行了一個時辰方才走到雁回峰的大堤之上除了一身的蓑衣,無人打傘,和珅滿身衣物全部為雨水浸透,撲面而來的風讓雨水將他的眼睛打得無法睜開,更是讓他身子難以站穩差一點落到馬下。

  “諸位將士!本官是聖上欽封的河道巡按,經本官勘探山水,今夏之汛已無處可擋,唯有趁著水勢尚不兇險,讓其匯入太河奔流往東方可緩和此要緊情形。若不鑿開此堤,過些時日濁水便會沒過此處撲到晉陽城下,與其到時生靈塗炭,倒不如咱們大傢伙今夜鑿開此堤洩洪。諸位家中有妻兒老小,我和珅的妻兒老小也在晉陽城裡,今夜和珅便將妻兒老小和晉陽父老的身家性命交付與諸位了!”

  和珅聲嘶力竭,說得叫一個感人肺腑,左立三在一旁神色憂愁無從勸阻,他清楚的知道和珅剛剛這番話裡沒有一個字是假的,的確是要鑿開雁回峰大堤讓濁水分流南下匯入太河。只是太河的水量不足以一夜之間擋過濁水的洶湧,濁水一定會倒流將山形圍繞的晉陽城和方圓百里之內的數郡一併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