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403章 青城山下長安客(第2頁)

  “送了啊,平定多家不算禮啊,只是沒猜錯,要當作添堵了,本公子在那苦寒之地,腦子都是暈乎乎的,送什麼禮也由不得我做主,家裡面有人,她自有主意”

  主隨兩人說完,又一道邁進了一家酒肆裡,掌櫃的瞧見楊宸身上的蜀錦,就差把眼珠子只掛在楊宸身上而拋卻已經進來買酒的客人。

  “公子要什麼?不妨隨我到後頭瞧瞧?”

  “好”

  這掌櫃輕步走到楊宸兩人跟前,又將他引到了後堂,雅緻許多,還隱隱有琴聲傳來,安神的沉香紫氣和這擺滿了後堂的酒香互不相擾又相得益彰。

  “公子可別嫌棄小店開在這小鎮上頭,咱們這楓溪往下,便是三江並流交匯的盛景,比不得江南,可放在定南衛那種窮鄉僻壤,再多兩個就不比雲州城小多少了”

  蜀地人士北鄰河西隴右,多有差旅,巴中漢中面北又是京城,東南面是渝州,思來想去,也大多是用定南衛來調侃解悶。

  酒鋪掌櫃見楊宸仍是不語,只是眼睛迅速又兩排並列放好的酒缸上掃到了寫有茅府兩字上頭方才停住,隨即又殷勤地走上前去:“公子好眼力,這定南衛雖窮苦,可奈何老天爺賞飯,出了一個茅家,佔著紅河,據說紅河水清三百丈,最是清冽香甜,用紅河之水釀酒也就有了這茅府酒。茅府酒氣運還不止到此,偏偏楚王殿下平定南疆時三軍齊飲了一口,就是這一口,給他茅酒換了一個名揚天下。傳言那,連當時殿下的寶馬也喝了一口,那可是一躍就如天人下凡,直接垮過了紅河”

  看到楊宸仍是不為所動,這掌櫃又改口說了起來:“這楚王殿下可不是如今的小楚王,是當今殿下的皇叔,當初如今和聖上爭皇位沒爭過,說是被關在了長安城,也最是惦念這口南疆的佳釀”

  實在是厭煩這幾口聒噪,楊宸就立刻說道:“先這樣吧,打五斤劍南酒,五斤茅酒,分開裝好帶走”

  “得嘞公子,容小的多句嘴,出了東邊有家姓盧的漁家,只賣小魚,煎炸後煮,最是下酒。出城往青城山走五里,有家問道客棧,裡面的醬肉也下我家的酒”

  “問道客棧?好奇怪的名字?”

  “看公子就不是本地人,咱們都知道,青城山是龍虎山覆滅後江湖上的第一道門,青城山腳下,子云先生就那兒設座講學,這問道客棧的名字就是取自子云先生:劍南拜水,青城問道的話。剛剛我就瞧出來,公子是外鄉人士了,只聽鄉音,公子像是從長安來,不知是否也往青城山去”

  酒很快便打好,付過銀子,小廝就將盛滿酒的葫蘆交到了去疾手中。楊宸有些啞然,隨口說道:

  “那剛剛掌櫃的是給我指路?讓我買魚買肉,就順道走去青城山?”

  “不過是給公子一個方便”

  “掌櫃好眼力,不過掌櫃錯看了我,曾為長安客,今是定南人。哈哈哈”

  言笑中,掌櫃的面露尷尬,楊宸倒是轉身便走,他如今既不拜水,也不問道,只是來請一個人出山。

  離開酒肆的楊宸顯得有些快意,在宮裡長大的他對年味的感受只是會得很多的賞賜,長樂宮裡不許放爆竹,但年夜飯前整座長安城整齊的噼啪作響之聲又總會提醒想他一樣的皇子公主,那堵紅色宮牆外的人間熱鬧。

  大年初四,沒有人想過大寧朝堂堂的楚王殿下過益州而不入,直奔青城山腳下給人拜年,那個人他已經手書了幾封都未得到迴音。

  直到從韓芳那裡問來了此人隱居之處,方才瞞天過海也來走上一遭,可以說是為了討美人歡心,畢竟他答應過自己的妻子,會請來他到她心心念唸的書院裡去授業,也可以說是真正為了在陽明城留下一個百年善政。

  當然,如果落到那些東宮舍人的嘴裡,今日這事是除了楊宸之外的其他藩王所做,那就極有可能是收買天下士子銘心,意圖不軌。

  正因為是楊宸,他才沒有這種擔憂,連暗地裡建問水閣來為自己擋災的事他都不曾瞞楊智,兄弟倆的相近相親,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