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264章 廓部(第2頁)

  馬蹄聲在廓關裡面伴著雨滴有些清脆作響,楊宸的頭盔上面也滴落了幾滴從臉上劃過。當嘴角微微開口,雨水當中都透著一股苦澀的味道。

  “安將軍,為何見民居而不見百姓啊?”

  “啟稟殿下,此平廓關從前名為鎮南關,也曾多有商旅沿此出關與廓人羌人有所茶馬瓷器的生意往來,故而有此民居並不奇怪。廣武三年,先帝設定南衛,殿下的皇叔曾領軍出此關助廓部田氏代江氏,經此關城,將此關改名為平廓關以記功勳。

  再三年,先帝將海縣並六縣而設海郡,後再添一縣設為海州,遷湖廣之民數萬於此戍衛邊地,以足軍糧,這廓關的百姓便紛紛搬去海州,陛下登基之時,其民已十去其九,如今的海州刺史徐大人,頗有父母官的賢名,自然也無人願再搬回來”

  安清將平廓關的由來和現下的處境一併說與了楊宸,後者只是微微停頓,便繼續問道:

  “那如今廓關有士卒多少,關城可要修繕?廓部的田齊可曾多有襲關之舉?”

  “回殿下,現下廓關有騎軍一千,步軍兩千六百人,伙伕屯田士卒六百餘,合四千兩百餘人,廓關城牆去歲廓人襲關,由加以六次大風謝巨浪拍打城池,城牆有三處數丈垮塌,還有東門和西門的城門要補上。至於田齊,除了去歲四夷夥同襲邊之外,並無異動,早先末將奉命示威於廓部,他也並未有何反應,並未出一兵一卒馳援木增”

  這廓部乃三夷中佔地最少,百姓最少的一部,既沒有南詔月涼那般一統十二部的雄主,也無木增自立為王的狂悖,從名份上講,至今都還是先帝所封的田氏廓部土司之名。只是從楚王楊泰孤身北返,永文帝登基之後,已經有六年未曾朝賀。

  當初剛剛就藩在陽明城裡閒著無事可做時,楊宸從和珅的衙門裡要來了不少記載三夷諸事的文牒記檔。其中有關廓部的一段記載讓他記憶極為深刻,記檔中有言此廓部本為藏司南面雪山裡的一個小部族。

  世代與藏人為惡,互有攻伐,甚至還一度攻破了藏司白教喇嘛的坐禪聖地雪域城,百年前廓部一分為二,較弱這一支在同族和藏人的排擠之下,被迫流亡,出拉雅山而遇南詔。當時水東六部正盛,派兵逐之。

  繼續南下,至羌人地界,先勝後敗,由羌人許之:“彼大洋而苦絕,乃爾等生息之所”,往東走到了此地,至今已兩百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