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239章 茅府事


                 算不上正兒八經的用過晚膳,翻開和珅為這弘福寺專門寫的那份摺子。不禁又一次為這位自己封地裡最大的文臣之首做官之精而折服。

  即使楊宸明明就是忽然的出手收拾了弘福寺,又或者昨日老老實實的將辯慧交出,給彼此留了一份體面都不至於今日。可和大人卻早早的備好了上奏朝廷的奏摺。在楊宸回府之前,就已經快馬北上。

  “請殿下寬心,臣已在殿下出城之前便已派驛馬千里加急送入京城,並已明奏陛下,此弘福寺之事,已到非快刀而不能斷之境地,以免有先斬後奏之嫌....”

  對和大人來說,從楊宸入京的這番情形而言,有一點是絕對不必懷疑。那便是楚藩與東宮的關係非同其他三藩,楚王妃乃出自宇文一府,又足以證明楚王殿下在陛下和皇后娘娘心頭的分量。九九小說

  如果說回京之前,和珅還會在楊宸這裡多幾分保留,待價而沽,那如今看楊宸就是奇貨可居,對自己官途大有裨益。

  所以,即使如今楊宸再把陣勢鬧得更大些,他和珅都會心甘情願的的為楊宸擺平,要糧草那便撥,要民夫那便徵,即使要楚王府門前的大街乾淨些,他都可以去掃。

  和大人這輩子對於官途的渴望,不在入閣拜相之下,所以才會在這些大寧不起眼的角落裡,拼了命的去讓朝廷多看一眼。

  如今不需自己多動手,廟堂都自會有千百雙眼睛盯著定南衛的情形,自然是正中和大人的下懷。

  不會去理會那些同僚下屬在背地裡嘲諷自己媚上的閒言碎語,因為和珅相信等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入文淵閣的議事並坐到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這些聲音都會煙消雲散。

  把和珅的摺子放到了一邊,和青曉的自請出城靜養比起來,楊宸顯然要更關心起唐自從茅府給自己帶來了什麼。如果像約定中的那樣,那巡邊到理關的群山中要待多久便都能順著自己心意而定。

  一萬人馬的巡邊,每日所耗的糧草馬料,騎軍出行鎧甲弓箭的損耗,一併算在裡面,多少要上十萬兩銀子。銀子可以使鬼推磨,也可以難倒英雄漢。

  在朝廷的餉銀沒送到定南衛之前,如何去找銀子就是楊宸的心頭第一要事。雖然王府後宅就有一座金山,可畢竟是自己王妃的嫁妝,百姓家裡都是歸這女子自己差使,他身為楚王又怎好拉下臉來。

  沒有在春熙院裡沉浸溫柔鄉中不可自拔,回到聽雲軒的楊宸在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疲乏之後,連夜將唐自這個自己從涼山軍馬場帶下山的手下喚到了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