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227章 交待


                 韓芳受楊宸之命安排王府下人去獨山接林海的兒女,還在陽明城裡為林海覓了一處小院,剛剛回府便被李平安帶到了春熙院裡。

  宇文雪剛剛剛剛用好晚膳,一整個下午全部用在了吩咐奴僕將那些大婚時候,其實還未開箱的器物放置在何處。那數千冊典籍詩書被她視為珍寶,搬到了飛羽堂的重樓之上。她眼中,自己能為楊宸解難的除了世人趨之若鶩的金銀,其實還該有這些無形的瑰寶,應該讓興教開化之風成為大寧南疆新的長城。

  仔細同叔父宇文傑論過幾位藩王當中最以治政而得第一賢王之名的湘王之政,萬事都是因興教化而便利,無為是人和,有為是政通。其實許多人還不曾知道的是,數年之前,當楊景還未登基,在齊王府潛邸之時,向自己姑父討教學問的宇文雪曾有這樣一言:

  “大寧的鐵騎到了西域,北奴,還深入遼北乃至嶺北,可大寧的詩書禮樂卻未帶過去,我們都會喜歡的東西,那些未開化的蠻子怎麼會不喜歡,只要他們喜歡,那這詩書禮樂,法典明章,也能成為鐵騎之外的利劍”

  說出此話時,才不過十二歲,征戰一生的宇文莽聽到自己的孫女如此說起,只是微微一笑:“傻姑娘,手裡沒有劍,大寧沒有鐵騎,只有老祖宗的東西,人家喜歡就會來搶啊,等你日後大了,就不會覺得這天下有比手裡的劍還大的道理”

  而楊景聽宇文雪說起,同樣的一笑,卻是不吝讚美:“若為男兒,宇文家可出一位宰輔,執天下牛耳”

  往事之景歷歷在目,為什麼宇文雪做了楚王妃,而不是當初應了宇文傑之情正位東宮,除開那一份血脈禁忌,年歲不符,還有的是天意以及聖心偏袒。楚王的厲劍,楚王妃的賢德,才是楊景眼裡定南衛百姓的福氣。

  “老奴參見娘娘”韓芳著藩府宦官的墨青色袍服,遠隔十步給宇文雪行了一個禮。

  宇文雪放下了手裡的楚王府寶策,眼前的桌上密密麻麻已經寫了百字。緩緩開口:“韓管事,為何殿下才就藩不過半年,怎麼王府開支就達數十萬兩,可入帳卻不足半數,若是每歲如此,這王府僅憑殿下的那份每歲恩賞俸祿,可不夠啊?”

  韓芳或是早知有此問,也恭敬的回話:“回娘娘,去歲殿下就藩,陛下恩賞之物大多被殿下用作大旱大災百姓餓殍遍野的賑濟之銀,平亂之後數萬流民的安置,殿下同和大人那邊有賬,是王府和衙門五五分攤,殿下衛軍長雷營建營,還有巡邊之後給麗關邊軍的棉被鎧甲,還有回京給各宮娘娘以及太子殿下和幾位王爺的歲禮,則是王府一應支出,殿下心善,去歲大旱又免了王府在城外那些莊子的田租賦糧,故而才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