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224章 久別重逢,物是人非(2)


                 因為楊宸回京大婚,帶了宇文雪回藩,如今的陽明城從北門一直到楚王府,皆是在和珅的授意下張燈結綵,弄得如過年一般的熱鬧。

  出城相迎的官員他都仔仔細細的查了一遍,那些和大人眼裡歪瓜裂棗的人,是不配出現在王妃娘娘面前的。和珅今日討好的絕不是楊宸一人,還有宇文雪背後的宇文家,出自淮南道的和珅按常理該是親近江南道那些清流們。

  可事實卻是那些清流瞧不上和珅,嫌他為官聲名不好,摳摳搜搜,背地裡還有些貪墨的流言。和珅也不去辯些什麼,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事他沒想過,只要能把事辦成,怎麼辦的他也不計較。

  為何瞧不上這幫整日聖人言,夫子道的清流,因為也是參科舉入仕的和珅很明白,聖人的書是拿來讀的,用來辦事百無一用。若他在蘇杭江南富庶之地為官,一樣可以豪擲千金去,不必摳摳搜搜,來些高風亮節的雅事,可那種地方種子撒下去都是大豐收,能和定南衛這種窮山惡水之地用一樣的法子去為官佈政麼?

  他和珅為官手段不好,可做定南衛巡守這幾年,朝廷的賦稅他沒差過一兩,動輒大災的年份百姓也沒餓死多少人,連朝廷視作異端的定南邊軍,他和珅都接濟了一番。無他,劫富濟貧而已,可窮人說不出什麼大道理,那些商家大戶在他面前裝狗卑微乞憐,揹著他罵他“和五兩”的事,他也知道。之所以不追究,無非是打一開始就想好了不要史書裡青史留名,只求一個問心無愧罷了。

  從渝州城一路南下,宇文雪很輕易的就發現,自從過了長河,村落炊煙漸少,山勢越發險峻連綿,直道就修在這些穿過峽谷還是峽谷的天險之處,兩側都是密林巨木,當然,正值春日,也常能見到山色朦朧。m.

  小嬋的臉色可不太好,越是向南,距離日日都會提起的陽明城越近,便真的能明白為什麼說著定南衛是地無三里平的窮惡之地。

  比起蜀道過後還是天下聞名的巴蜀自古繁庶之地,這比蜀道更難的定南直道過後卻是一番寒酸窮惡的眼景。山谷裡不時傳來的猛獸之聲,讓小嬋的心思再也沒法靜下去。作為自小當作宇文雪貼身丫鬟在長安鎮國公府里長大的她,的確生了兩分害怕。九九小說

  在播州時,播州郡守已經不再是孫邈,楊宸還有些納悶怎麼自己北上沿途數郡都換了主官。卻也沒有多想,短暫休息一夜,等到天明就繼續南下。

  定南多雨,總是毫無緣由的來,又毫無預料的走,傾盆大雨不過片刻,又是朗朗晴日,算是給宇文雪提醒的定南第一件怪事。

  此時的洪海已經在定南境內的息烽鎮外候了楊宸整整一日,聽聞斥候稟奏,瞬間大喜過望,林海和他都取一個海字為名,如今卻是水火不容。那些陽明層步營裡的三營統領,像蔣正之類的如今都把事捅到洪海這裡,要他這個楊宸的親近之人搶在林海前面,明奏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