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191章 答案


                 “殿下的邊策寫得如何了?”

  宇文雪的突然發問讓楊宸有些無奈垂首:“千頭萬緒,還無從下筆呢”

  原本要是杜元和趙祁被帶進了王府,他多少還有與人論論,可如今這王府裡無一個幕僚,安彬通的是兵事,去疾大字不識一個,哪裡有人可問。

  “可否同臣女說說,殿下心中,這邊策該如何去論?”

  兩人走到了名為的翼然亭下,各自坐下,眼前的小湖裡百鯉爭食,為這北地長安城裡晚到的初春,添了兩分生機。

  “本王見過邊關將士身處苦絕之地,邊城破敗,軍容頹喪,本王也知道,那定南衛生民不過十萬戶,數萬大軍已是讓民生難以為繼。地是窮山惡水,少有良耕之田,晴時大旱,雨時久雨,不利農桑。教化之風未開,少有讀書士子,生民剽悍,山匪難絕,不利宣德佈政。南詔為一時求和之要,待緩過十年,北奴控弦百萬,可十二部人人善戰,且多居瘴氣險惡之地,不利大軍討伐,又是我大寧的一心腹之患。”

  強敵,內患,天敵,對於這個自認要一輩子在定南衛守好的南疆的楚王來說,要麼趁南詔病,要了他的命。可這求和的時機太對,北伐之前,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給了他和南詔各自一個迎接來日那不可避免的事準備的時機。

  因為大寧的邊關外,是絕對不會坐視一個強敵崛起,藏司看著強,可三教之爭,都要看大寧臉色。

  渤海,高麗,東琉,三國相互攻伐百年,早已是世仇,大寧為宗主之國,坐視任其爭鬥自然是有自己的緣故,不會允許任何一方取得絕對的勝勢。

  西域更不必說,三十六城國,一盤散沙,唯一趁著中州內亂統一草原的北奴王廷也發覺了,當今日統一草原,馬兒已經可以遠眺到綿延千里的連城之時。那反而就離大甯越來越遠,不可能再有調和的餘地。

  漠北有王廷無妨,可一旦到了漠南,大秦北伐,卻敵數百里,不敢南下牧馬;大漢北伐數十年,出了個冠軍侯封了狼居胥;大趙有了燕然勒石之功,大奉太宗皇帝則是直接把草原人的可汗活捉到了長安城跳起了胡旋舞。

  若是大寧的太祖皇帝活到今日,發現自己鬥了一輩子北奴人收服遼北,把劍懸在了自己祖宗之地的頭上。怕不是要真的來一次御駕親征。

  楊宸很明白,太平從來就不是靠封賞能得來,戰爭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想要定南衛不四面透風,讓那三夷不敢北望,要做的事,還有很多。也萬幸,自己此番回長安,天降餡餅一般的兵部給了一百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