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153章 永文六年:旦日大朝(2)


                 除夕之夜,子時過後,長樂宮甘露殿裡的楊景只是短暫的小憩了一會,便又被喚起,一如的既往的在十來個人宮人熟練的侍奉下起身更衣。

  永文六年的旦日,是大朝,各國來使要朝覲天子叩首獻禮,在京城裡許多原本沒有資格進入朝會的官員臣子也要跪在大殿外面,自奉天殿而下,直到玄武門,羽林衛和錦衣衛也比平日多了一倍,皆是威武肅立,好彰顯大寧的巍巍氣象。

  “去把楚王世子接來,到奉天殿外候著”楊景不經意的這麼一提,那魏保像是聽錯了一般故意又問了一遍:“陛下,楚王殿下都還沒大婚呢?是不是要接皇長孫啊?”

  一邊說著,一邊給楊景遞來了銅鏡。楊景望著銅鏡中的自己,日日瞧著確實難以看出端倪,可就按著走上奉天殿的那個梯子,如今都要多喘兩口氣的態勢,如何能不知不過五年為君,卻好似老了十歲。

  從前只覺著做明君難,真坐上了這座龍椅才知道,做一日明君不難,日日都做明君才難。那些幾百年前也曾在這座長安城裡環視宇內的天子或許絕大多數都有想過要做個聖賢明君,可或被權臣把持,或荒廢一日便荒廢百日,沉溺聲色想做個富家翁那般的快樂,王朝興廢皆在一人一念之間,如何自持,實在太過考驗人心慾望。

  這天底下,難以自持、沉溺己欲之人比比皆是,可為何天子如此,就一定要冠上一個荒淫無道之名,無外乎是因為座下那張雕有九龍的金燦燦的位置,無非是楊泰口中“越是位高權重者,越不能按著自己心意行事”的道理。

  聽聞魏保的話,楊景沒有多理會,只是輕描淡寫說了:“腦子若是不夠用了,就去橋陵給朕監守福地,朕換個聰明人來便是”

  說完起身,讓宮女在身前將赤色冕服穿上,天子九冕,是自古以來的禮數。

  只剩魏振在身後的一聲又一聲“:奴婢知錯了,奴婢罪該萬死!”迴盪在這甘露殿內。穿好冕服,再戴上廣八寸,長一尺六寸的無冕,玉簪導,金飾。

  還配上了彰顯武德的天子劍,天底下,能將日月星川,龍獸華蟲等天下萬物披於一身之人,有且只能有這一人。

  楊景穿戴好後,走過魏振身邊,留了一句:“聰明人裝糊塗,也就是真的糊塗,去把事辦完,到橋陵朕的福地去好好想想,想清楚了,朕自然會詔你回來”

  “謝主子”

  無論誰都不會想到,永文六年的第一日,第一個被趕出長安城的竟然是陳和的乾兒子,司禮監的次秉筆太監魏保。伴君如伴虎,聖心莫測。

  一眾人浩浩蕩蕩從甘露殿往奉天殿走去之時,文武百官,四位藩王,東宮太子早已經悉數站在了殿內,靜默無言。奉天偏殿之內,這蒼穹之下,各邦來使也已經早早的在等候著那位九五之尊的傳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