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104章 人心各異(1)(第2頁)

  “陛下,急報”陳和一陣小跑,到了永文帝耳側低聲說道。

  “楚王殿下遇刺”陳和說完,雙手將那赤色軍情奏報交於了楊景。

  楊景的臉色剛剛聽完,其實就已經垮了大半,看著文書裡懸泉驛丞所寫的:“殿下或有不測”心底忽的抽搐了一下。

  一手撐在面前的龍案之上,這一舉動讓下面的文武百官紛紛正色肅顏,紛紛垂首候著。

  唯有太子,王太嶽,宇文傑是平視眼前,足見顯示身份之不凡。

  “錦衣衛指揮使何在?”

  “臣景清在”一穿著武官莽獸的中年男子走出武將隊列,跪於正中。

  “速去橫嶺關外懸泉驛,徹查楚王遇刺一案!”

  “臣領命!”

  一言既出,文武百官心中紛紛泛起了嘀咕“這時候辦大案,是嫌不夠亂麼?”

  一些廣武一朝的舊臣還依稀記得,也是楚王楊泰遇刺,先帝可把齊王黨給收拾得乾乾淨淨。一月之內,連坐了數萬人。

  可接下來永文帝的聖諭更好似將這種揣測給坐實了

  “再加一千錦衣衛,入八王府護駕,無朕旨意,不得出入”

  “德國公姜楷,率軍一萬於長安外,嚴查九門,至太后奉安陽陵”

  “禮部著韓王,晉王,湘王,許增派衛軍一千,回京參禮”

  因為鎮國公宇文傑做了門下省知事,內閣次輔,故而武官隊列之首乃是如今太子妃的兄長,德國公姜楷。

  其出列叩首,“臣遵旨!”

  禮部尚書李德裕也出列叩首拜之領命。

  在此之後的文武官員沒了那份今日就非得在朝上爭個你死我活的念頭,當朝親王被刺,山雨欲來風滿帆的勢頭在永文帝的聖諭下更顯其危.

  “護駕三王”,這些平日裡勾心鬥角的大員們怎能不清楚暗處的玄機,無詔不得出入,這是明擺著陛下懷疑到了自己兒子頭上。護駕是真,查案或許也是真。

  可向來近人情的陛下怎麼在毫無證據的情形下就如此行事?

  再有,從永文二年那場兵亂之後,四鎮出一萬甲士入京以備不測乃是頭次,長安城裡豈能不人心惶惶?

  這些答案,只能等散朝之後,去那西市當著胡姬空空如也的肚皮,和三兩個同僚議議此事。

  或許是君臣之間的默契,原本因為吵架而一拖再拖的朝會經過此事一鬧,只用了一刻就在恭賀萬歲的齊聲當中退了朝。

  德國公姜楷和錦衣衛指揮使景清是最先出了大殿之人,皇命在身自然是片刻不敢耽擱。

  “德國公是要去陳橋點兵?”景清問道,卻沒能等來姜楷的回答。

  姜楷之父早亡,作為德國公姜善的嫡孫襲了爵位,剛過而立之年就做了武將之首,姜家也在其妹姜筠兒做了太子妃後成了僅次於宇文家的外戚。

  人生得意之人如何看得上京城裡有“惡狗”之名的錦衣衛指揮使景清。

  姜楷不屑的哼了一聲:“自然是,我勸景大人還是好好看路,莫要只顧前程,忘了腳下”

  景清自然明白姜楷的話裡有話,做錦衣衛指揮使,就是陛下養的狗,陛下不好殺的人得他們來殺,陛下不好查的人得他們來查。陛下若是想要某個人身犯大律,掘地三尺都得翻出朵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