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94章 大雷音寺(第2頁)

  楊復遠說完,竟然屈了王尊,主動給納蘭瑜奉上了一杯茶,後者想來,比起那有些滑頭,識時務的楚王楊宸,這遼王殿下還真有些人主之風。

  “貧僧不過一尋常客僧,如何擔得起殿下如此厚愛,他日若這大雷音寺要逐貧僧出此寺門,殿下今日所言之事,貧僧自會考量,若殿下真有所惑,不妨說與貧僧聽聽,若無事,殿下還是早些去陪娘娘敬香,免得生疑”

  納蘭瑜再是雙手合十,又行一禮。

  “大師,你覺得本王此番入京,吉凶如何?”

  “殿下身居北地,陛下北伐在即,自然不會為難殿下,無大凶之相,卻有小釁之憂”

  楊復遠問得直接,納蘭瑜也答得痛快,二者皆是身處陰暗之人,何必顧慮太多。一個一心要攪得這天下顛倒的謀士,一個從封王之日便對“遼”這個三等字的封號心懷不滿,何況本就有大志向的親王。

  除去世事隔絕,或許還真能有一樁明主賢臣的佳話。

  “小釁之憂?”

  “殿下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那日長安之北,殿下所憂之事,陛下可以視而不見,可一心要新政北推的首輔大人會視而不見否?他日再想朝廷按時供給遼藩軍馬錢糧,或許就沒從前那般上心了,若是沒了這些,殿下遼藩的十餘萬軍馬,該當如何?

  何況,朝中勳貴封地皆與殿下遼藩來往密切,暗中所行之事,殿下真信朝中首輔大人不知?只恐不敢開罪日日朝堂相見的勳貴權臣,卻敢要殿下的遼藩一次好看”

  納蘭瑜所言不假,新政北上是大勢所趨,朝廷隨太祖開國的八大國公,除去被滅門的趙家、周家還有六家,還有諸多侯爵封地食邑皆在北地,按首輔所行之新政,十五稅一改三十稅一,鼓勵百姓開墾新地,沒收多於僧田廟產回贈於民。

  便是在收沒這些公侯勳貴的錢袋子,沒了錢袋子,那些安置在軍中的各家派系如何維持?還有這朝廷北伐之命,先鋒之師便是勳貴把持的長安周邊四鎮之軍,若勝,則勢力大減,若不勝,則罪責難逃。

  京中勳貴公侯,早已是人人自危,識趣的已經開始在準備上奏朝廷,交出軍權封地,告老還鄉,只求換得一世平安,不識趣的還等著六大國公府的消息,隨機應變。

  “那若是朝廷不開罪於國公,卻開罪於本王?當如何?”楊復遠追問來

  “王妃娘娘是鄧家之女,鄧家也助王爺就藩之後將北寧衛各營邊軍攥於殿下一人之手,並未旁落,可定國公年老,王妃兄長皆是庸碌無為之人,殿下何不再納一側妃?”

  “曹家是撐著四弟,獨孤家早已勢弱,德國公姜家乃是太子外戚,刑國公李家多年不問軍政之事,宇文家雖勢重,可畢竟是太子舅父,又與七弟有了陛下所賜婚約,哪裡還有助我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