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衛:楚王府 作品

第19章 殿下,抱緊一點(第2頁)

  楊宸心裡想讓定南百姓安穩度過這個冬天之策,要麼朝廷派糧救災,要麼平定亂黨匪患。

  堂堂的藩王,打起了土匪的主意。從平海衛購糧的法子是楊宸自己想的,比起近在臨湖城的先帝七子,楊宸的叔父湘王楊恆,還是親兄弟來得更為實在。

  自小一同在宮裡長大,楊宸和吳王楊洛關係向來比較親近,此次平海衛之糧,楊洛幾乎等同半賣半送,甚至出了一些吳王府的私糧。

  在楊宸的捐糧之後,和珅和定南衛的文武官員紛紛開始捐錢捐物,燃眉之急還是解了,可長此以往,不是對策。

  而城內的錦衣衛指揮使羅義,在楊宸的授意下,已經開始摸排亂黨的所在,因為早有歸檔,最大的舊楚王亂黨有三處,其一在陽明城以北一百六十里的淨梵山中,約莫五千人。

  其二在陽明城以南的雲都山中,也有四五千人的規模,最大的則是在海州與廓部接壤的邊地,有七八千人。

  至於楊宸為何不用軍前衙門,自然是清楚軍前衙門和從前的同僚們關係匪淺,否則亂黨也不至於猖狂至今。楊宸眼裡,只有亂黨這類官匪才值得他花費大氣力去清剿,其他的普通山匪,先下詔安撫,拒不下山一律依法論處,自然鳥獸飛散。

  終於,在朝廷北伐之爭半月之後,楊宸得到了太子求來的聖詔。

  開始清點兵馬,主要的就是上次帶出的八千騎軍,楊宸在一番補充到一萬人之後,用王旗建營,號曰“長雷營”,歸為自己的嫡系衛軍。這本就是王朝舊例,只不過楊宸沒有訓練新軍,而是直接從朝廷舊軍當中撤營另建。

  因為他在定南衛的救災之舉,百姓們大多感嘆賢王之姿,麾下軍馬尤其是長雷營儼然與私軍無異。

  在楊宸的王命之下,兩州四關守軍紛紛開始整頓兵馬,陽明城的四萬守軍更是直接精銳盡出,留了一萬餘老卒守城。其餘紛紛向四周山匪聚集之處進發。

  在錦衣衛的軍情探查之下,小規模的山匪見此次整個定南衛十五萬軍馬紛紛出動,大多傳檄而定,大規模兩千人以上的山匪則紛紛聚集起來,企圖聚眾抗敵。

  唯有那三處的亂黨,似乎沒有過多的憂慮,在山寨當中佁然不動。

  蕭綱等人原以為楊宸會坐鎮陽明城,號令諸營剿匪,可未曾想到絲毫沒有安排蕭綱等人出戰,而是以殺雞不必牛刀給死死的按在了陽明城中。

  只是讓蕭綱之子蕭玄領軍一萬五,出雲都山,麗關守將簡雄,理關守將李朝率麾下兵馬出廓部邊地,圍困另外兩處亂黨。自己則和安彬率長雷營奔襲淨梵山。

  號令一出,蕭綱大抵也明白了楊宸的用意,未曾多言。

  “羅義,你去今夜多派些人手去城門處,有出城給亂黨報信之人,一併羈押錦衣衛大牢當中”楊宸自那日便對羅義辦事之精巧深感讚賞,儼然有一副心腹之人的氣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