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生 作品

第六百四十五章:自然要照顧些許(第2頁)

  陳長生聽後頓了一下,回想起那位執拗的縣令,生時為縣令澤福百姓,死後亦為百姓留福。

  對天下百姓都好,唯獨對自己隨意處理。

  何其蠢也。

  陳長生道:“他那一生,一門心思都落在瞭如何做官上,也為後世之官樹下了風骨,而不是像當時景滅一般,七成官員出逃,捨棄家國。”

  平安不再做聲,這般看來,陳叔叔應當與劉縣令尤為相熟,再提便不好了。

  但不可否認的。

  陳叔叔說的沒錯。

  劉縣令的確為後世之官員樹下了風骨,不管是翰林院的夫子還是太祖與官家,都時常提起劉縣令一事。

  而他們在上任之前,夫子也會特別給他們上一課,講的便是那段史實。

  前人為他們種下了樹,才得如今後輩庇廕。

  萬不可忘也。

  平安說道:“說起來,初入官場的時候,平安便想著往後要像劉縣令一般做個為百姓著想的官員。”

  陳長生搖了搖頭,說道:“若是旁人,陳某自然覺得他志向遠大,但若是你,陳某覺得,你還是別像他這樣的好,為人時亦要想著為己,像他那般,是差一點便要成為聖人的存在,做個凡人,遠要比聖人好太多了。”

  平安聽到這一番話愣了一下,他自然聽的出來,陳叔叔這是不希望自己往後過的不好。

  他張了張口,卻想說些什麼,話語卡在嗓子裡,卻又沒說出來。

  他忽然間不想坦白了。

  其實說來,他這個京兆尹,也過的挺慘的。

  陳長生看向他,說道:“也不一定要聽陳某的,平安也不是小孩了,做什麼事,隨本心就好。”

  平安回過神來,回以一抹笑意,他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叔叔的話。

  墨淵在一旁聽著,卻是搖頭一嘆。

  這位京兆尹,頭頂上可沒見有多少財氣。

  其實一進府他便看出來,那些下人穿的用的,都很是尋常,完全沒有大戶人家那般細緻,甚至有兩個丫鬟衣裳上還有補丁。

  整個京兆尹府的確夠大夠氣派,但實際上卻也沒兩個銀子。

  幾人走了一段路便到了井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