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剛 作品

二百三十九 小冊子(第2頁)

  當時一行人在天成中遭遇危險,被妖魔鐮魘襲擊,死傷慘重。姚廣孝只將發現的三件古器,和員嶠仙鏡的鏡芯帶出了天城,逃出時,為了抵擋追擊的鐮魘,只能毀掉了通往天城的通路。

  回燕京的路上,張勇曾想盜走三件古器和鏡芯,但卻沒有得手,自己還被其他侍衛打傷。他逃走後,立即帶著家小離開燕京。他將三件古器和員嶠仙鏡鏡芯的樣子畫在家傳冊子上,然後便因傷重不治飲恨西北。

  燕王朱棣篡位成功後,遷都燕京,至於姚廣孝發現天城的事情,卻並未栽入任何史料。那三件古器和員嶠仙鏡的鏡芯,也從此失去蹤跡。

  張家後人也曾數度潛入大內尋找古器與鏡芯,但要麼是無功而返,要麼就是直接被大內侍衛擊殺,最終卻一無所獲。

  後來張家人丁凋零,後人便逐漸對尋找天城和員嶠仙鏡不怎麼上心了。

  前清時,張家有位後人入朝為官,是當時的欽天監右監副。他在一本明代野史中,找到了古器的下落,並得知有三面銅鏡,標記了藏有古器石獸的位置,但當時朝代更替,那三面銅鏡早已失落,藏有古器的石獸更是無處尋找。

  到了大友太爺爺這輩,當了欽天監靈臺郎。他有個弟弟張雲旗醉心於員嶠仙鏡和無終國的傳說,並且不知在哪裡聽說,三間古器合一就能找到無終國所在,而標記古器石獸位置的銅鏡,就在大內。

  他大膽潛入大內盜寶,結果卻失了手,負傷逃走。可是卻因此牽連了大友的太爺爺,被下了大獄。而張雲旗也從此不知所蹤。

  韓大膽兒看到這回想起藍半尺曾經講述的,那本古籍《津海異志》中的惡記敘,三件古器則被封在石獅子裡,混在九隻石獸中,成了天津衛的風水鎮物。其中的一件古器,還曾經被倭寇奪走,帶到了東洋。王維漢在日本多年尋找,最終才尋回了這件古器“還疊玉盞”

  想必清初張家那位做欽天監右監副的先人,看到的便是這本《津海異志》。

  至於員嶠仙鏡的鏡芯,在萬曆年間重修稽古寺的時候,將地宮改成了藏寶室,並將鏡芯封存其內。這些是灰衫行者告訴狗少,狗少又轉述給韓大膽兒。《津海異志》中並沒有這些記述,所以張家的後人也並不知曉。

  小冊子中所說的鐮魘,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韓大膽兒從來沒聽過,也沒在任何古籍中見過,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只是其中記述,三件古器能夠合而為一,這卻印證了韓大膽兒之前的猜測。

  第二天一早,韓大膽兒沒去總廳,而是帶著小冊子和玉琮出了門,先去了趟估衣街,藍半尺的古玩鋪子,請他幫忙看看這小冊子和玉琮。

  藍半尺鋪子裡。他剛送走一位拿著字畫想出手的客人。這位拿著一張明代仿唐代吳道子的假畫來懵事,結果藍半尺果然名不虛傳,都沒展開畫卷,別說半尺,只看了個邊,就知道是西貝貨。

  別看是仿的最後藍半尺還是收了,主要因為也是張明代的高仿,而且筆法不俗,但價錢可比那位客人開的低得多,還不到他開出價錢的十分之一。

  藍半尺看了看韓大膽兒遞過來的玉琮和小冊子。韓大膽兒本以為他會對玉琮剛感興趣,但想不到藍半尺把玉琮放在一邊,卻細細端詳其那本小冊子。

  據藍半尺說,古代人早期書寫用的是竹簡和絲絹,東漢以後紙張開始普及,唐代時成都麻紙冠絕天下。此外硬黃紙和雲藍紙也非常出名。

  硬黃紙是唐人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均勻地塗蠟,使之光澤瑩潤,紙質半透明,多用於書畫摹本的製作。而云藍紙則是,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所造,質地極佳,當時極為推崇。

  小冊這種紙張,十分柔韌,很像是唐代硬黃紙,但卻和硬黃紙又有所不同。因為硬黃紙再怎麼說也是紙,但這小冊的紙頁,內有麻、生絲、獸毛和極細的金屬絲編織而成。織好之後,還浸泡在像是漆或是蠟的物質中,讓其柔韌而光滑,適於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