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子寶貝 作品

第275章 說服工匠辦學校

要顏開來說,兩個人要能悉心教一個孩子。

 讓他得兩家之所長,最後發揚光大是最好的。

 但是明顯這時候這些工匠師傅還沒有這樣的理念。

 顏開又問了兩人一次,兩人也都還堅持己見。

 不得已顏開只能說道:“陳師傅、馬師傅,你們兩個都說是自己先發現的這個好苗子,可大家誰都說不清。”

 “你們要不願意一起教的話,就只有咱們廓定縣的老辦法了。”

 兩個師傅互相看了看,點頭說道:“那行,來就來!”

 所謂廓定縣的老辦法,那就是石頭剪刀布。

 這辦法看著兒戲,其實還真算的上是紛爭終極解決方案。

 就類似的事情,掰扯不清的,廓定縣都用這樣的方法。

 最開始是一次顏開在試驗田旁邊吃午飯,東家送來個餅子,西家送來倆雞蛋。

 都要顏開吃,顏開是實在吃不下了。

 又不能收下,你要今天收著兩個,第二天縣衙門口能給你堆滿了。

 最後顏開沒有辦法,就說兩邊石頭剪刀布,誰贏了吃誰的。

 久而久之,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了。

 平時廓定縣沒啥糾紛,一來是民風好,二來也是因為有時候一些小爭執,大家還真願意就用這樣的法子解決。

 最後結果陳師傅得償所願,而馬師傅只能在一邊唉聲嘆氣。

 顏開對馬師傅說道:“馬師傅,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就遇見這麼一個好苗子,其實是你們接觸的孩子太少了?”

 “接觸的太少?”馬師傅想了想說道:“來這邊幫著幹活的,確實只有十來個孩子。”

 對嘛,顏開一拍手:“你看啊,十來個孩子裡面,就出了一個好苗子是吧?但是咱們廓定縣現在光是讀書的孩子,就有四百多人了啊!”

 現在的廓定縣書院裡面,除了一開始老廓定縣百姓的孩子,後來從突厥回來的百姓有的家人當時逃出去了,也都被接了過來。

 還有一些是本身被擄掠到突厥的時候年紀就不算大,顏開也讓他們進了學堂。

 這個比例就全縣現在三萬多口人來說算是很低了,不過廓定縣畢竟和其他縣人員結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