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蜘蛛 作品

第九百六十三章 增援到了


進入合肥之後,局勢開始出現了一些改變。

差不多已經到達孟紹原的勢力範圍了。

合肥於1938年5月14日淪陷,而且很快便成為了日軍的糧倉。

合肥國軍的抵抗,僅僅進行了一天不到。

更加準確的說,只有十幾個小時。

戰鬥力不行是一個因素。

而真正的原因,是日本在攻擊合肥之前日軍掌握到的充分的讓人細思恐極的情報。

而這份情報,來自於日本著名間諜機構東亞同文會編撰的《中國省別全志》。

這是一部絕無僅有的由外國人編撰的中國志書。其中第十二卷是安徽省部分。

關於合肥方面,足足有二十萬字,詳細的描述了當時合肥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包括了人口、經濟、交通、農業、工業、金融、商業和進出口貿易等等。

也就是說,在戰爭開始值錢,合肥對於日本人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情報工作,在合肥之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日軍也把安徽省,當成了和江蘇省一樣重要的糧倉。

以戰養戰。

這是日本人一早就制定好的戰略。

只不過,安徽、江蘇方面軍民對日軍的抵抗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國、共、地方武裝、民眾組織,始終頻繁的活躍在敵後。

孟紹原之前制定的策略,是以上海為大本營,以江蘇為總基地,並向周邊省市不斷滲透。

安徽、浙江、山東等省,都早已活躍著孟紹原系的力量。

尤其是武漢之戰,和即將到來的長沙之戰,讓日本從安徽江蘇等地大量抽調兵力,致使地方防禦空虛,給了敵後武裝極大的生存以及發展空間。

這一時期,也稱為敵後武裝的高速發展期。

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初見成效。

日軍用兵開始捉襟見肘。

所以,從1938年以後,戰場上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了臺灣兵、朝鮮兵的身影。

而被日軍視為後方的已佔地,則主要依靠偽軍,再配合上少量的日軍。

孟紹原帶著一群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到達合肥的。

而來迎接他的,更是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