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 作品

第900章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杜預視之,乃荀攸也。

  荀攸也是曹操五大謀士之一,機靈敏捷,乃是亞聖荀子的後代。曹操對荀攸極為器重,評價很高,下令論/功封賞時曾說:“忠正密謀,撫安內外,文若(荀彧)是也,公達(荀攸)其次也。”

  荀攸也是翰林學士,正統的聖人之後,自然看不起杜預這種毫無名分的普通讀書人,冷著臉高高睥睨:“說,你是誰的門下?哼,估計也是有教無類的老師,才能教出你這等強詞奪理、有辱斯文的敗類學生?”

  杜預勃然大怒。

  今日舌戰群儒,大家車輪戰,若對方罵他,他倒還不如何生氣,但荀攸羞辱的是他的師門,等於在罵死去的田洪鳳。

  聖元講究天地君親師,老師乃是最親近人之一,是可忍孰不可忍?

  杜預怒不可遏道:“荀公達住口!爾等所謂名士,不過尋章摘句,抱殘守缺,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出身何人門下?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什麼?”

  荀攸慘遭重創,踉蹌而退,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他出身荀聖門下,自以為出身高貴,又有後臺靠山,便是曹操也要給三分面子。平素說話誰人敢像杜預這樣毫不留情,直接反駁?

  杜預罵他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而不能經世濟民、更無法匡扶社稷,乃是世之腐儒。這就太打擊荀攸了,對他的文名產生重大影響。

  日後,荀攸再對陣別人,都會揹著“尋章摘句,抱殘守缺,世之腐儒”的罵名上陣,難免氣勢大沮、敗多勝少。

  大唐將士,看曹操親至,卻被杜預氣勢如虹,連敗賈詡、荀攸兩大謀士,士氣大振、歡呼震天。

  “哈哈哈,世之腐儒!”

  “杜解元說的沒錯。真正的經天緯地之才,都要有赫赫功績,手底下見真章。什麼師出何門?什麼祖上何人?那都是浮雲!”

  “嘿嘿,想要羞辱杜侯爺?這後果只怕你承受不起。”

  “這一擊,貫/穿星辰!”

  相反,漢軍士氣卻繼續一瀉千里、狂降不止。

  人人愁眉苦臉。哪怕剛剛隨曹操抵達戰場的援軍,也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人生。

  這,還是我們熟悉的戰場嗎?

  為何我曹軍這麼多牛人,謀主,深謀遠慮、計謀深遠、智計無雙,更有可怕辯才,對一個舉人,不顧身份車輪戰卻屢戰屢敗?敗地一個比一個慘?

  五大謀士,快要被人杜預,一人單挑打穿了啊喂。

  杜預才不管他荀攸是不是荀聖的後代,反正今日舌戰群儒,對方五十萬打他十萬,他和大唐都容不得半點閃失,更容不得半點手下留情。只要氣勢稍弱,就會被曹操、曹丕、江小白裹挾優勢兵力、猛撲上來,撕成碎片,哪裡能半點容情?

  再說,荀聖如今已然墮落、黑化,連文淵閣都找不到他,將來就算再見面也多半是敵非友,何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