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劉雪瑤 作品

第二百二十章 只有房地產!(第2頁)

  “老闆,”冉虹在他耳邊小聲說:“我們做什麼生意?”

  “房地產。”

  冉虹一聽,疑惑地問:“你知不知道,因為前幾年的汽車事件,國家收回了許多特權,海難的房地產開發就冷了下來?”

  “知道。”

  “那你知不知道海難有多窮?”

  “哦,窮到什麼程度?”

  “除了幾家國營橡膠農場外,一個像樣的產業都沒有,整個地區財政收入不到4億元,發展狀況相當於內地一箇中等縣。

  一些公社、區、鄉,連政府換招牌的錢都拿不出來,有的生產大隊窮的只好把正府統一安裝的電話賣了換錢,鄉鎮學校沒錢買辦公用紙,就把學生的考卷翻過來印通知書。

  有一位燕京大佬來了說,我訪問非洲之前,覺得非洲是全世界最落後的地區,現在才發現錯了,這裡比非洲還要落後!

  這裡很多地方到了80年代還是刀耕火種,三塊石頭支個灶,兩片竹篳架張床,原始社會啊。

  粵省稍微富裕的地方,嚇唬哭鬧的孩子會說:你這個細蚊仔,再哭就把你扔到海難去!

  這就是古代流放犯官的瘴癘之地!房地產有前途嗎?這裡鼓勵發展的是印刷業啊。”

  夏川聽完,久久沒說話。

  冉虹還以為夏川準備放棄了,豈不知夏川不屑一辯。

  無論走了多少彎路,總歸還是要回到房地產和旅遊業上來的。

  他的沉默只是想起一個人,未來的房地產大佬易小笛,此時就在這裡借了五萬元,開了一個小印刷廠。

  現在可以說是易小笛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如果能把這個人弄來,那可是財富。

  “你認識易小笛嗎?”夏川問。

  “開印刷廠那個?我去求職過,可他那不缺人。不過臨走的時候,易小笛送我一本他自己印刷的《修福積德造命法》,我這才知道他還信佛,而且創立了一個佛學研究會。”

  “那本書又叫‘了凡四訓講記’對吧?”

  “是啊,你看過啊,你也信佛?”冉虹感覺十分驚奇,難道這是巧合?怎麼追求金錢的人反倒信佛了呢?是賺黑錢虧了良心,要尋求心靈救贖?

  夏川卻笑說:

  “我一個朋友修廟,老和尚送她一本,她看不懂就送給我了。我也只看了個開頭。印光大師的序,真是字字珠璣。如果不是佛經,可以上古文教科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