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舉改革(第3頁)

  “乖孫做了那麼多,又和咱說那麼多,只是想變法吧?”

  朱元璋低下頭,往朱炫看去。

  總算明白了,這孩子的用心。

  朱炫點頭承認道:“孫兒很想我們的大明,可以一直好下去,所以孫兒只要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只是孫兒經常想做出來了,再和皇爺爺解釋,就是先斬後奏,皇爺爺不會因為這樣,打孫兒的屁股吧?”

  “這個不會!”

  朱元璋搖頭笑道:“如果乖孫先和咱說了,咱還不一定同意乖孫去做,就看不到效果。”

  朱炫開心道:“皇爺爺不會生氣就好。”

  朱元璋又道:“咱並非不會生氣,剛開始看到那篇文章,還是很氣的,直到方孝孺都行了拜師禮,咱的氣才消了。”

  停頓了一下,他補充說道:“今天我們所談的內容,一定不能對外說起。”

  “孫兒懂的!”

  朱炫點頭道。

  如果說出去了,朱炫肯定會再挨一次批判。

  朱元璋聽了那麼多,肯定想再改革和變法。

  接下來怎麼變,朱炫不會過問太多,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朱元璋不敢變,那麼後來的皇帝,更不敢了。

  後來的大明皇帝,都沒有朱元璋那麼強硬的手腕和震懾力。

  朱炫可以判斷,皇爺爺會在傳位之前,把這些全部改好,留給下一個皇帝的,是平穩發展的大明,這是他從一開始就有的決心。

  朱元璋擔心後來的子孫會受苦,或者守不住江山,會把一切都做好。

  以後的皇帝,按照他的方法治理江山即可。

  這是一個很理想的做法,認為大明江山,可以通過這種理想,一直牢固,流傳萬世,不過現實很殘酷。

  後來的大明皇帝,基本不按照他那一套去做。

  朱元璋的辛苦,到了最後,淪為白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