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 作品

第50章 棄子仇心,大瘟遺禍(自傳)上(第2頁)

  我的授業恩師名為賈真真,是娘在四歲時攜我去位於大秦的陰陽家聖地藏風山求得,是得道入境的高手,也是我最為依賴信任的幾人之一。

  在師傅的悉心教育下,我自認六歲明禮數,七歲熟詩書,八歲懂權謀,剛剛摸到了陰陽家觀天象、察大勢的門檻,但卻沒算到會有這一劫。

  我的奶孃名叫歡悅,是跟隨娘二十多年的侍女,她並無所長,在朝堂複雜苦惱的漩渦之中,她不僅負責我的衣食住行,也承包了我所有的快樂。

  在師傅的運作下,我們三人委身一處因大瘟而死絕的民戶家中,母親的逝去令我心中哀痛萬分。我本無意廟堂爭鬥,但母親之死必須求個明白,我本打算請師傅帶我借道回大秦,想著當面向父皇討個公道。

  師傅知我懂我,他告訴我:大漢講仁義,大秦論勇武,但大道至簡、殊途同歸,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都離不開實力二字。四皇子如今勢單力孤,縱然能夠平安無事的站在陛下面前,也沒有絲毫的話語權可講,如果沒有實力,回去何用?

  同時,師傅叫我再思慮幾日,想想今生所求為何物。

  我遙記那天,師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在沒有選擇前,人生的一切,都還有迴旋的餘地。”

  我知道,此去前秦兇險萬分,即便得知仇人是誰,能不能殺得了還要另說。

  這幾天,我瞧著已有白髮的師傅和奶孃,圍繞著我忙前忙後,經過幾番躊躇,遂決意,放下殺母仇恨,一切從頭開始,與師傅奶孃在大漢南方諸州尋一處安生地,平安隱居到老。

  大瘟封城,無法進出,師傅攜兒帶婦,委身帝國疆域,也不好用強去硬開城門帶我等強行南下,我們只得暫時居住在彰武縣。

  奶孃在集市上織賣布鞋,師傅喬裝去郡守府討了個差事,兩人賺些散碎錢銀,日子也算勉強過得去。

  師傅總教育我:官得其人,民方妥之。

  大瘟以來,我觀這彰武郡郡守樊聽南,還算中規中矩,開倉放糧,存糧不是積糧,集市運作有序,說明樊聽南理政有方;發放錢財,按人按戶到位,說明樊聽南細緻入微;尋求幫助,官民通力合作,說明樊聽南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