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科考與察舉並存



                我心中一樂,不懂?不懂那可就輪到我進攻了。

    “昨天朕在將作府同李斯幾人講了何為生產力,朕先不跟你講這個。朕只問你一句話,大秦國庫歲收從始皇帝二十七年的九百萬石,到如今的一千二百萬石,增長了四一之數,為何?”

    餘禾暗道不妙,硬著頭皮拱手道:“乃陛下開發江南、推廣桑稻、農耕器具發展之功。”

    我沒有轉身:“岐綰,你今年多大了?你們家在隴西也是望族,若是讓你主掌將作府,你能研製出來這麼多新器具嗎?”

    岐綰相貌平平,卻處事通達,深得我心,躬身回道:“回陛下,臣二十五歲。如果是臣主掌將作府,斷不能有如今之勢,遠甚!”

    “餘禾,岐綰在朕身邊四年了,你能說他沒有受到朕的教導嗎?”我面帶微笑:“即便現在讓岐綰去做一郡郡守,朕都放心得下,可朕絕對不會把將作府交給他。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個道理不難明白吧?”

    餘禾張了張嘴,吭哧半天,嘴硬道:“畢竟奇技淫巧,雖有助於農耕,終非國之根本!”

    說完這句話,餘禾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我都樂了:“怎麼?革越,你說,農耕如果算不得國之根本,那什麼才算得上國之根本?”

    革越心知餘禾說錯了話,連忙起身道:“回陛下,臣乃治粟內史,農耕對大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御史大夫可能不是想表達這個意思……”

    革越瞟了一眼餘禾,心中暗道:‘餘大人,我只能幫你到這了……’

    我擺擺手,示意他坐下,開口道:“餘禾,朕知道你想表達的意思。叔孫通,你應該知道子貢關於桔槔的故事吧?講來聽聽。

    叔孫通起身拱手道:“遵命。這件事載於《莊子·天地》,是說子貢看到有‘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便問其人明明有節省勞動的槔為何不用,其人答“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