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 四品,超脫



                人口,對於一個正在發展的勢力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且魏青他們招募過來的,都是那些衣食無著以及壯丁建婦,還有這些人的家小。

    加上那七百多名青州軍的話,魏青他們總共帶來了四千多人。

    這些人,可不是魏青強行劫掠過來的,而是主動跟著的。

    全是楊名貴做的好事。

    為了修建天王殿,甚至是大冬天都還在趕工,四處抓捕壯丁,周邊的百姓哀聲哉道。

    他們的日子本就過得艱難,又遭這一難,可謂是人人自危,現在出現一個可以庇護他們的地方,哪裡還敢在原地再待下去了。

    至於這四千多人,清亭縣完全容納得下。

    清亭縣外有許多閒置的田地,入冬前,耿松甫曾帶人小規模的開渠一次,引入了大洞湖的湖水,可灌田數百頃。

    等開春後,還可大規模開渠一次。

    當然,這些田肯定不能分給這些對兩縣發展沒有任何功勞的人。

    目前想要獲得田地,只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就是當兵,軍戶制已經實施了,可以分田。

    第二種就是出錢從衙門的手裡,購買閒置的土地,當然肯定是有數量限制的,規定最多能買多少畝。

    但對於衣食無著的百姓來說,顯然行不通。

    所以耿松甫斟酌了半晌後,提出了一個建議:“陳帥,可以讓他們開荒,秋收的時候,老拙曾帶著人重新丈量過平庭縣的田地,發現有許多荒地,我們完全可以將這些荒地開墾出來,變為良田。

    具體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去開墾荒地,開出來的地,就歸他們,但得規定數量,每人最多開墾多少。”

    “這法子是不錯,但目前兩縣的工作和房屋都出現了飽和,就算我們救濟他們過了這個冬天,他們又哪來的錢財去購買開荒的工具?之後還有秧苗等等需要錢的地方,總不能全讓衙門救濟。這麼多人,衙門也吃不消的。”趙道先提出了難題。

    耿松甫撫著白鬚,道:“各位可聽說過青陽新法。”

    陳墨作為讀書人,自然知道,這就是異界的青苗法,從宋中帝的青陽年間施行的,在宋景帝時被廢除。

    此法就是將儲糧折算成現錢的方式,以百分之二的利率貸給百姓,百姓貸請時,須五戶或者十戶結為一保,再由富戶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貸請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於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各收息兩分。

    此法目的是好的,可以抑制兼併,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可以救濟百姓,若是成功,能達到“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最終得到強兵、富民的效果。

    但它壞就壞在了實施過程中,比如有的百姓就不需要借貸,可地方官員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而且隨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為了邀功,額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

    這樣,青陽新法就變質為官府輾轉放高利貸、收取利息的苛政,實施了上百年,加之作保方式的不方便,最終被宋景帝叫停。

    “此法不是證明不可行的嗎?縣丞說這個幹嘛?”趙道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