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要加糖 作品

第439章 這根本不是三維空間中的東西

 第439章 這根本不是三維空間中的東西

 “真想不到,質數還可以通過這種類似於物質的形態去觀測到。接下來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描述這種特殊的形態了。”

 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與能夠對它進行描述,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但是寧晨卻必須儘量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這件事情。

 寧晨心中清楚,這種能夠直接觀測到質數存在的特殊狀態,很可能無法長時間的持續下去,而想要等到這種狀態結束之後,再回過頭去對質數進行描述的話,就有很大概率無法再對其準確的進行描述了。

 這就像是在再做過一場夢之後,醒來再對這場夢的各種細節進行記錄,是很難記住夢中的所有細節的。

 寧晨窮盡自己所有的能力,嘗試著對腦海中的質數進行著描述,卻始終無法用非常形象的方式,去將這樣一種存在給記錄下來。

 直到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流逝,寧晨終於再也無法看見這種質數的存在了,不得不結束了這種特殊的狀態。

 此時此刻,寧晨心中感到非常的遺憾,因為這種狀態可望而不可即,這一次雖然寧晨成功的進入到了,可是想要再一次進入到同樣的狀態之中,不知道嘗試多少次才可以成功。

 甚至以後再也無法進入到同樣的狀況,也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直到現在,寧晨還根本沒有摸透自己是如何做到這件事情的。

 “哎……真可惜,剛剛我還是無法將這種質數的存在給記錄下來。”

 昨天晚上,三人在結束了工作之後,各自回去都好好思索了一番昨天遇到的問題,雖然都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但至少大家都沒有放棄解決問題的希望。

 寧晨知道,只要是一種三維空間下的物質,無論是微觀或者是宏觀狀態之中的,不管它多麼的離奇,總歸是可以通過一種仿真模型進行描述的。

 想到這一點之後,寧晨不禁再次深思了起來。

 “這……這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啊?為什麼我能夠感受到它,卻無法對它進行全局的描述呢?”

 面對陶轍軒的問題,寧晨沒有馬上給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沉默了幾秒鐘之後,才緩緩的說道:

 “寧院士,你想到了什麼好的方法嗎?”陶轍軒對寧晨問道。

 “難道說……這些所謂的質數,並不是三維空間之中的物質,而是四維空間、甚至更高維度空間之中的物質?”

 想到這樣的可能,寧晨稍稍感覺到了一些失望,知道這依然是一個可以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關鍵線索。

 如果是低維的空間,那倒是非常容易的描述,不過這只是三維空間的一種簡化,對於研究更加複雜的問題也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而正在寧晨為此感到惆悵的時候,寧晨卻突然對於這件事情產生了新的轉機。

 之前在努力對這種質數的存在進行描述的時候,寧晨已經記住了這種特殊存在的所有細節,而現在寧晨回憶起這些的時候,也依然記憶的十分的清晰。

 至於更高維度的空間,人們只能通過想象去儘量的描述,但是這些描述是否真的正確,並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確定。

 “除非……這根本就不是一種物質!”寧晨心中感嘆道。

 在此之前,寧晨從來沒有把質數與物質聯繫到一起去過,因為在寧晨的理念之中,這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著任何的關係。

 第二天,寧晨照常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與陶轍軒、宋溪韻繼續他們之前的工作。

 甚至寧晨覺得,此時這個質數的特殊存在,依然保留在自己的腦海之中,這就像寧晨夢裡曾經出現的事物,同樣出現在了真實的世界一樣。

 在剛剛的那段時間之中,寧晨的狀態其實還是有一些混沌的,根本無法確定自己所看到的東西,是否是正常三維空間中的物質。

 寧晨剛剛嘗試著通過數學語言、公式,或是其他什麼描述性的方式去記錄這種存在,只是最後這些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

 “等一下……會不會並不是在‘物質’這裡出了問題,而是在……‘三維空間’下?”

 但既然寧晨能夠感受得到這種質數的存在,寧晨又無法否認這是一種物質。

 在人類習慣性的認知之中,三維空間一直被默認為我們所使用的空間,因為除了三維空間之外,我們並不會直接觀測到其他維度的空間。

 “也不能說找到什麼好的方法吧,但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在這個夢裡,我感受到了質數的真實存在……”

 寧晨並沒有跟他們直接說,自己昨天晚上進入到了一種非常神奇的狀態之中,不過這種狀態的確與夢境非常的相似,用“夢境”來描述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一件事情。

 聽著寧晨的描述,陶轍軒和宋溪韻都露出了非常難以置信的表情,有些不敢相信寧晨所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寧院士,你是說……你在夢中,直接感受到了質數的客觀存在?”

 “是的,的確可以這樣去說,直到現在,我都可以記得它存在的每一個細節,只是我還無法向伱們描述出來。這種狀態實在是太過難以描述了,哎,我也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說才好。”

 寧晨平時雖然不算是一個話很多的人,但語言能力還是非常的強的,即便是很多大型的場所,寧晨也可以自如的進行講話,語言表達能力不存在任何的問題。

 但能有這樣一個東西,讓寧晨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描述,這足以說明這樣東西是多麼的奇怪的了。

 “那寧晨,你能夠描述出它的一些細節嗎,只需要是局部的描述就可以了。”宋溪韻說道。

 聽到宋溪韻的問題,寧晨感受著自己腦海中那依然存在著的“質數”,試著從一些細節上進行著描述。

 而在聽到了寧晨的這些描述性詞彙之後,陶轍軒和宋溪韻都感覺到了有些熟悉,似乎他們也都曾經夢到過類似的事物一般。

 “哎,寧晨,你說這種所謂的‘質數物質’,會不會是一種存在於高維空間之中的物質呢?”

 寧晨沒有想到,宋溪韻竟然能夠跟自己想到一塊兒去,連忙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宋溪韻,我之前也想到這樣的可能了。只是對於這種高維的概念,我們並沒有任何的知曉,就算想到這樣的可能,也無從證明這到底是否是正確的。”

 “寧院士,我剛剛回憶了一下,我之前好像也做過類似的夢境,在夢裡夢到了一些類似於數學,但又不是數學的混沌狀態,跟你昨天晚上的夢有相通之處。我覺得我們確實可以在這個方向嘗試一下,說不定真的可以找到什麼新的突破口呢。”

 寧晨、陶轍軒、宋溪韻三人共同研究了一番,都覺得可以按照這個思路進行嘗試,便馬上開始了他們新一天的工作。

 這一次,他們三人依然以大腦生物計算機的狀態相連接,只是思考的問題,變成了如何客觀的描述質數在空間之中的存在。

 寧晨依然是這個大腦生物計算機架構中的核心,通過生物程序的方式,實時的與陶轍軒和宋溪韻進行交流。

 “陶教授,宋溪韻,我們現在嘗試著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增加一個對質數描述的維度。這樣的描述方式,是為了驗證這種存在是否真的是一種四維空間之中的存在……”

 聽著寧晨的命令,陶轍軒和宋溪韻也馬上跟著行動了起來。

 其實這種嘗試的方式,還是具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的,之前從來沒有人進行過類似的研究,而且寧晨三人也不知道,這種思維方向是否真的正確,而且就算正確的話,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四維空間、還是更高維度空間中的存在。

 但不管最終真實的結果到底是如何,他們都會繼續將研究進行下去,直到他們得到一個令他們滿意的結果。

 一開始的時候,寧晨三人的研究進行得非常的不順利,因為這種描述實在是太過於抽象了,寧晨三人都很難找到這個用於描述的落腳點。

 不過,他們都沒有因為遇到這些困難而感到放棄,而是在不斷的溝通、總結,試著研究一些更合適的方法。

 因為寧晨的腦海之中,一直都存在著這樣的物質,這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讓模型與之進行對比,從而驗證模型的準確度。

 終於,在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嘗試之後,寧晨、陶轍軒、宋溪韻已經成功找到了落腳點,對於質數在高維空間之中的描述,也逐漸清晰了起來。

 “現在看來,我們的方向很可能真的是對的。我們所做的模型的仿真度,已經逐漸接近我腦海中質數的樣子了……”

 雖然此時寧晨還無法確定,這種所謂的“質數”到底是四維空間,還是更高維度空間之中的存在,不過只要能夠取得哪怕一丁點兒的進展,這都是一件值得讓他們去高興的事情。

 這樣的工作持續了一個禮拜之後,寧晨對於他們構造的這個“四維”空間之中的模型,已經非常的滿意了。

 “按照我的估計,這個模型與我腦海中存在的質數,相似度差不多達到百分之八十了。我們只要按照這個方向繼續努力,說不定很快就可以完成重大的突破了!”

 寧晨的評估還是相對來說非常客觀的,因為無論從整體還是細節上來看,這兩者之間的相似度的確非常之高了,如果不仔細去分辨的話,甚至很難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聽到寧晨的話,陶轍軒和宋溪韻也都十分的興奮,知道他們距離突破這一瓶頸,真的已經看到了希望。

 不過寧晨也不會繼續一成不變的進行研究,而是依然仔細的評估了現在的情況,對後續的研究內容進行了一番微調,以便讓他們的研究能夠進行得更加的順利。

 寧晨之所以能對他們的研究充滿信心,除了本身的研究進展之外,小智這邊也給出了非常正向的反饋。

 自從他們將研究方向轉移到在四維空間之中,去描述質數的存在之後,小智對於整個研究的進度評估,也一直在向前推進著,這代表著即便他們現在並沒有直接進行有關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工作,但對於質數的準確描述,依然對這項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作用。

 接下來的研究沒有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順利,不過在連續十天的工作之後,寧晨三人還是終於完成了整個質數四維空間模型的構造。

 看到這兩者之間已經完全一致之後,寧晨的心情是極其的激動的,寧晨之前從沒想到,自己能夠在三維空間之中,就將四維空間中存在的東西成功的描述出來。

 陶轍軒和宋溪韻也是和寧晨同樣的激動心情,這項工作所取得的突破,代表著他們可以繼續向哥德巴赫猜想發起衝擊了。

 “陶教授,宋溪韻,這期間我們的工作都非常的辛苦,我打算先讓我們短暫的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開始新的工作,你們兩位覺得怎麼樣?”

 聽到寧晨的話,陶轍軒和宋溪韻對視了一眼,卻都笑了起來。

 寧晨倒是被這樣的場景給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連忙疑惑的說道: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呢?”

 “寧晨,你覺得現在的你需要休息嗎?”宋溪韻反問道。

 “我倒是還可以,主要看你們的身體情況了。”寧晨回答道。

 現在的寧晨自然還遠遠沒有達到身體的極限,之前寧晨可是經歷過比這強度還要大很多的研究經歷的,現在的這一點兒強度,對於寧晨來說自然不算是什麼。

 只是寧晨不能以對自己的要求來要求別人,特別是陶轍軒,本來陶轍軒的身體素質就不算是多麼的突出,寧晨可不想因為這些天的高負荷工作,而讓陶轍軒的身體出現問題。

 “那寧晨,你能夠描述出它的一些細節嗎,只需要是局部的描述就可以了。”宋溪韻說道。

 聽到宋溪韻的問題,寧晨感受著自己腦海中那依然存在著的“質數”,試著從一些細節上進行著描述。

 而在聽到了寧晨的這些描述性詞彙之後,陶轍軒和宋溪韻都感覺到了有些熟悉,似乎他們也都曾經夢到過類似的事物一般。

 “哎,寧晨,你說這種所謂的‘質數物質’,會不會是一種存在於高維空間之中的物質呢?”

 寧晨沒有想到,宋溪韻竟然能夠跟自己想到一塊兒去,連忙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宋溪韻,我之前也想到這樣的可能了。只是對於這種高維的概念,我們並沒有任何的知曉,就算想到這樣的可能,也無從證明這到底是否是正確的。”

 “寧院士,我剛剛回憶了一下,我之前好像也做過類似的夢境,在夢裡夢到了一些類似於數學,但又不是數學的混沌狀態,跟你昨天晚上的夢有相通之處。我覺得我們確實可以在這個方向嘗試一下,說不定真的可以找到什麼新的突破口呢。”

 寧晨、陶轍軒、宋溪韻三人共同研究了一番,都覺得可以按照這個思路進行嘗試,便馬上開始了他們新一天的工作。

 這一次,他們三人依然以大腦生物計算機的狀態相連接,只是思考的問題,變成了如何客觀的描述質數在空間之中的存在。

 寧晨依然是這個大腦生物計算機架構中的核心,通過生物程序的方式,實時的與陶轍軒和宋溪韻進行交流。

 “陶教授,宋溪韻,我們現在嘗試著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增加一個對質數描述的維度。這樣的描述方式,是為了驗證這種存在是否真的是一種四維空間之中的存在……”

 聽著寧晨的命令,陶轍軒和宋溪韻也馬上跟著行動了起來。

 其實這種嘗試的方式,還是具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的,之前從來沒有人進行過類似的研究,而且寧晨三人也不知道,這種思維方向是否真的正確,而且就算正確的話,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四維空間、還是更高維度空間中的存在。

 但不管最終真實的結果到底是如何,他們都會繼續將研究進行下去,直到他們得到一個令他們滿意的結果。

 一開始的時候,寧晨三人的研究進行得非常的不順利,因為這種描述實在是太過於抽象了,寧晨三人都很難找到這個用於描述的落腳點。

 不過,他們都沒有因為遇到這些困難而感到放棄,而是在不斷的溝通、總結,試著研究一些更合適的方法。

 因為寧晨的腦海之中,一直都存在著這樣的物質,這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讓模型與之進行對比,從而驗證模型的準確度。

 終於,在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嘗試之後,寧晨、陶轍軒、宋溪韻已經成功找到了落腳點,對於質數在高維空間之中的描述,也逐漸清晰了起來。

 “現在看來,我們的方向很可能真的是對的。我們所做的模型的仿真度,已經逐漸接近我腦海中質數的樣子了……”

 雖然此時寧晨還無法確定,這種所謂的“質數”到底是四維空間,還是更高維度空間之中的存在,不過只要能夠取得哪怕一丁點兒的進展,這都是一件值得讓他們去高興的事情。

 這樣的工作持續了一個禮拜之後,寧晨對於他們構造的這個“四維”空間之中的模型,已經非常的滿意了。

 “按照我的估計,這個模型與我腦海中存在的質數,相似度差不多達到百分之八十了。我們只要按照這個方向繼續努力,說不定很快就可以完成重大的突破了!”

 寧晨的評估還是相對來說非常客觀的,因為無論從整體還是細節上來看,這兩者之間的相似度的確非常之高了,如果不仔細去分辨的話,甚至很難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聽到寧晨的話,陶轍軒和宋溪韻也都十分的興奮,知道他們距離突破這一瓶頸,真的已經看到了希望。

 不過寧晨也不會繼續一成不變的進行研究,而是依然仔細的評估了現在的情況,對後續的研究內容進行了一番微調,以便讓他們的研究能夠進行得更加的順利。

 寧晨之所以能對他們的研究充滿信心,除了本身的研究進展之外,小智這邊也給出了非常正向的反饋。

 自從他們將研究方向轉移到在四維空間之中,去描述質數的存在之後,小智對於整個研究的進度評估,也一直在向前推進著,這代表著即便他們現在並沒有直接進行有關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工作,但對於質數的準確描述,依然對這項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作用。

 接下來的研究沒有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順利,不過在連續十天的工作之後,寧晨三人還是終於完成了整個質數四維空間模型的構造。

 看到這兩者之間已經完全一致之後,寧晨的心情是極其的激動的,寧晨之前從沒想到,自己能夠在三維空間之中,就將四維空間中存在的東西成功的描述出來。

 陶轍軒和宋溪韻也是和寧晨同樣的激動心情,這項工作所取得的突破,代表著他們可以繼續向哥德巴赫猜想發起衝擊了。

 “陶教授,宋溪韻,這期間我們的工作都非常的辛苦,我打算先讓我們短暫的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開始新的工作,你們兩位覺得怎麼樣?”

 聽到寧晨的話,陶轍軒和宋溪韻對視了一眼,卻都笑了起來。

 寧晨倒是被這樣的場景給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連忙疑惑的說道: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呢?”

 “寧晨,你覺得現在的你需要休息嗎?”宋溪韻反問道。

 “我倒是還可以,主要看你們的身體情況了。”寧晨回答道。

 現在的寧晨自然還遠遠沒有達到身體的極限,之前寧晨可是經歷過比這強度還要大很多的研究經歷的,現在的這一點兒強度,對於寧晨來說自然不算是什麼。

 只是寧晨不能以對自己的要求來要求別人,特別是陶轍軒,本來陶轍軒的身體素質就不算是多麼的突出,寧晨可不想因為這些天的高負荷工作,而讓陶轍軒的身體出現問題。

 “那寧晨,你能夠描述出它的一些細節嗎,只需要是局部的描述就可以了。”宋溪韻說道。

 聽到宋溪韻的問題,寧晨感受著自己腦海中那依然存在著的“質數”,試著從一些細節上進行著描述。

 而在聽到了寧晨的這些描述性詞彙之後,陶轍軒和宋溪韻都感覺到了有些熟悉,似乎他們也都曾經夢到過類似的事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