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要加糖 作品

第285章 原來《Nature》只是備胎

 看到這樣的結果,陶偉也不禁由衷的向寧晨和原帥表達著自己的稱讚之情。

 陶偉記得,在自己初次見到寧晨的時候,就見識到了寧晨的厲害之處。

 那時候的寧晨還是個學生,卻已經展現出了強大的科研能力,是一個百年難遇的科研奇才。

 可是這一次陶偉再見到寧晨,竟然感覺現在的寧晨比幾年前還要更加厲害很多。

 陶偉不知道,這是否是自己的錯覺,但憑藉自己的直覺,陶偉覺得自己對寧晨的評估是不會錯的。

 “陶院士,其實我們之前的實驗,也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在一些細微的地方,做得不夠完美罷了。這些事情我也很難通過語言進行表述,不知道你們是否能夠察覺到這些區別。”

 “是的,這些細微之處的確很難形容,但我的確看出了我們實驗的不同之處。這回再由我們獨立進行實驗的話,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比之前更好了。”

 在下一次的實驗之中,寧晨和原帥沒有再直接的參與進去,只是在默默的旁觀陶偉等人的實驗。

 就像陶偉所說的那樣,在看過寧晨和原帥的實驗過程之後,他們的確找到了問題所在。

 這讓他們順利的做出了高質量的產物,即便在沒有寧晨和原帥幫助的情況下,也不會擔心材料合成的問題了。

 而在這之後,項目組正式開始了這種材料線帶材製備的研究。

 這是他們

 不出意外的話,只要控制好實驗條件,線帶材的加工還是可以順利完成的。

 剛開始的日子裡,項目組成員們費了很多的心思,才成功的合成了長度為100mm的鎳氧化物超導體線帶材。

 這樣的線帶材長度,遠遠無法應用在超導輸電線路當中,但卻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完成了

 有條不紊的實驗安排,讓項目組迅速找到了其中的要點,並由此對後續的實驗進行著改良。

 200mm……500mm……1000mm……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項目組成功的合成出了越來越長、越來越穩定的超導線帶材。

 這其中,寧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寧晨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其他項目組成員也都提供了很多不錯的想法。

 終於,在大家的不斷努力之下,這項工藝順利的被項目組所攻克,各項複雜的問題都一一迎刃而解。

 “接下來,我們只需要按照這個工藝,繼續生產這種鎳氧化物超導體的線帶材材料就可以了。在加工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材料在合適的條件下,操作人員也要注意好安全防護……”

 由於接下來的超導線路建設,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寧晨也不打算一直待到項目結束了。

 這個期間寧晨和原帥的到來,已經幫助項目組解決了核心的問題,剩下的工作都要相對容易很多。

 “寧老師,接下來我們會在燕京選取一個位置,構建一個超導實驗線路。這個實驗並不是傳統的實驗室性質的,而是真正對一個區域實施超導材料供電。我們需要通過這樣的實驗,來驗證超導輸電應用的實際可行性。”

 雖然利用超導輸電材料進行電力的運輸,理論上可以實現電能的零損失,但這並不代表,使用超導材料輸電一定會更加的節省成本。

 因為超導材料往往都需要在較低溫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超導,因此構造低溫環境,也需要消耗非常高的成本。

 另外,超導材料的研究與合成成本、超導線路的構造、超導線路的維繫等等,也是必須要考慮到的成本。

 總體算下來,想要讓超導輸電能夠具備更加的節省成本,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當然,隨著人類對於超導領域的不斷研究,利用超導材料進行輸電,一定會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