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要加糖 作品

第277章 他真的做到了!

 第277章 他真的做到了!

 通過小智的信息感知功能,寧晨知道,這一批新的鋼鐵材料樣品,在各項性能上,甚至比上一批還要出色許多。

 再加上在加工工藝上的概率,新的鋼鐵材料加工方式,會節省很多的加工成本,這也讓新的加工方式會更容易應用到航母之上。

 瞭解了這批鋼鐵材料樣品的信息後,寧晨說道: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對這批鋼鐵材料,進行各項性質的測量了。”

 聽到寧晨的話,徐洲、原帥、隋楓等人都是感到有些期待。

 這些天來,他們一直都很想知道,他們所做的第二批鋼鐵材料樣本,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性質。

 可是,因為寧晨的特殊要求,在實驗過程之中,他們並沒有花費時間對實驗數據進行測量,也就只是看到了一些可以即時測量的數據罷了。

 這些數據還遠不足以幫助他們瞭解這批鋼材的性質,甚至到實驗做到後面,他們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做些什麼了,只是按照寧晨的要求進行著實驗。

 實驗測試開始之前,隋楓和原帥小聲說道:

 “原帥,你說寧老師真的能在不進行任何測量的情況下,就做出更加出色的鋼鐵材料嗎?”

 同樣的疑問,原帥心裡也是存在著,只是原帥要比隋楓更加的信任寧晨,知道寧晨肯定是掌握了什麼其他的方法,才能讓自己有能力達成這樣不可思議的結果。

 “我覺得是沒問題的,其實通過這期間得到的少量數據,至少我們的實驗過程是太大任何問題的。”

 “哎……怎麼你們都覺得,寧老師在不需要測量數據的情況下,就能得到完美的實驗結果呢?看來還是我的學識不夠,根本無法理解寧老師的想法啊。”

 在一起的時候,不管寧晨的實驗思路多麼的離奇,隋楓至少還是能夠理解一小部分的。

 可是,這一次,隋楓真的是從頭到尾,都不清楚寧晨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好了,隋師兄,最終的結果到底如何,我們很快就要知道了。如果結果真的不盡如人意,我們再去質疑寧老師也不遲啊。”

 原帥心說,要是真的如此的話,自己也會去找寧晨,好好的問一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一邊說著,他們一邊已經來到了實驗室,做起了測試實驗開始前的最後準備。

 這次,他們需要進行的測試項目,包括鋼鐵材料的強度、塑性、低溫韌性、耐衝擊性、可加工性、抗腐蝕性等等。

 這些測試需要的時間有長有短,在寧晨的指揮下,大家先是將測試鋼鐵抗腐蝕性這種,需要消耗的時間比較長的實驗先安排上。

 這樣的話,可以更加提升整個測量實驗的效率。

 佈置好了這些測量時間較長的實驗之後,大家才開始測量鋼鐵材料的強度這種可以較快完成的實驗。

 因為寧晨已經提前通過小智的信息感知能力,得到了這些實驗數據,實驗的過程中,寧晨一直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徐洲、原帥、隋楓等人,則是認真的查看著測量儀器上的數字,期待著測量結果的出爐。

 伴隨著測量實驗的進行,第一項測量結果終於得出來了。

 而在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大家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批鋼鐵材料的強度……竟然真的比上一批還要提升了百分之十左右!”

 這樣的結果,讓徐洲、原帥、隋楓他們都是很難相信,但這卻和寧晨之前預測的結果非常的接近。

 寧晨卻是完全沒有因為這個結果而感到驚訝,此時寧晨腦子裡想著的,只是這些測量儀器測得的數據,相比於小智測得的數據,還是存在著少量的誤差的。

 “寧老師,你真的做到了啊!幸好我選擇了相信伱,快跟我講一講,你到底是怎麼算出來這一切的?”

 看到了這個實驗結果之後,徐洲顯得十分的激動,忍不住想要馬上從寧晨口中,得到問題的答案。

 寧晨自然不能跟徐洲說,自己是依靠人工智能的超能力來得知這些實驗數據的。

 “徐老師,之前我不是說過了嘛,這都是依靠我這些年做科研,所積累的經驗和感覺。這些事情沒法用言語來解釋的,我也沒法給出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聽完了寧晨的回答,徐洲思考了一下,覺得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

 雖然現在的寧晨,也不過二十多歲而已,但絕對可以跟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去相提並論了。

 以徐洲的能力,就算把愛因斯坦叫到自己身邊,與他聊個幾天幾夜,徐洲覺得自己也很難理解愛因斯坦的想法。

 對於天才的思路,常人總是很難輕易的理解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大家繼續對這種鋼鐵材料,進行著其他性質的測量。

 讓大家感到驚喜的是,第二批鋼鐵材料的其他性質測試,依然表現得十分出色。

 即便這個階段的實驗,持續的時間還不到第一階段的一半,但做出來的材料,各項性質都要比第一批鋼鐵材料更加的出色。

 更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寧晨對於這種材料的性質預測十分的準確,就彷彿一切都完全在寧晨的掌控之中一樣。

 這次的實驗過後,徐洲、原帥、隋楓等人,已經徹底的被寧晨給折服了。

 “寧老師,以後我們再做實驗,是不是在實驗過程中,也不需要進行任何實驗數據的測量了?”徐洲問道。

 “那倒不至於,很多實驗還是沒法直接通過經驗和感覺來把控的。不過我打算將這樣的實驗思路推廣一下,以後可以繼續嘗試用這樣的實驗思路,去提升一些實驗的效率。”

 寧晨還不敢把話說的太滿,畢竟小智現在的信息感知能力也才不過f級,在技能的使用上,的確存在著很多的限制。

 至少得等到這項技能升級到e級之後,才可以獲取更高的技能權限。

 可僅僅是這樣的效果,已經足夠讓其他人感覺到非常的震撼了。

 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實驗之後,寧晨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了一下現在實驗組的成果,對這批鋼鐵材料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評估。

 大家都覺得,以這批鋼鐵材料的性質來說,完全具備了應用的水準。

 雖然繼續進行打磨,有可能讓鋼鐵材料擁有更好的性質,不過後續的進步空間已經非常的小了。

 而且現在的時間非常的緊急,每一天的時間都非常的重要,如果可以的話,寧晨肯定是希望這種鋼鐵材料能夠早些得到應用。

 “我覺得現在也差不多到了可以應用的階段。除了這種鋼鐵材料出色的性質之外,它的加工成本也被控制在了較為合適的範圍內。根據我的估計,這種鋼鐵材料的加工成本,並不會高於其他的特種鋼材料。”

 對於徐洲的說法,寧晨也是比較認同。

 鋼鐵材料的加工成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製造航母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的鋼鐵材料,可是要達到十萬噸級別的。

 每節省一點兒的加工成本,放大之後都會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資金。

 確定了這種鋼鐵材料的應用價值後,寧晨便馬上將這個階段的實驗成果整理了下來,並向濱城造船廠的項目組發送了過去。

 ……

 濱城造船廠。

 此時,項目組的成員們,正在對有關航母的各項技術進行著研究。

 由於這個項目非常的複雜,涉及到的技術種類非常之多,在大的項目組下面分成了很多個小的項目組,各自負責著一些分支項目的研究。

 而羅亦則是在大項目組之中,對各項工作進行著把控。

 在寧晨設計圖的指引之下,各個項目的研究都進行得非常的順利,而量子飛躍算力的支持,更是大大提升了很多項目的研究效率。

 只等寧晨的項目組,完成對鋼鐵材料研究的突破之後,下一代航母的建造工作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羅亦覺得,按照寧晨一向的研究效率,或許在一年的時間之內,寧晨就可以在新型鋼鐵材料的研究上面獲得突破。

 就在羅亦準備查看一些項目的最新進度的時候,羅亦卻看到了寧晨發送過來的最新實驗成果。

 寧晨實驗組上一個階段的研究成果,已經讓羅亦等人感到非常的振奮,羅亦相信,這一次寧晨也不會讓大家感到失望。

 懷著期待的心情,羅亦打開了寧晨發送來的文件。

 而當羅亦看清寧晨發來文件中的內容之後,臉上驚訝的表情頓時難以抑制。

 “寧老師……竟然已經做出了應用級的成果?”

 對於這樣的結果,羅亦完全沒有準備,畢竟距離寧晨開始研究,也才過去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而已。

 用這麼短的時間,就完成一種新型鋼鐵材料的研究,還是足以應用在航母上面的新型鋼鐵材料,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激動之中,羅亦趕緊將航母項目組的幾個其他核心成員叫到一起,一起討論起寧晨發送過來的最新研究成果。

 得知了這件事情,其他人也都是和羅亦類似的感受,激動的同時,對此也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真沒想到,距離上一次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寧老師就可以研究出性能更加優異的鋼鐵材料。看寧老師發送過來的文件,這批材料的性質比上一批還要更加的出色。”

 “不僅是性質上,寧老師還改良了鋼鐵材料的加工工藝,大大降低了這種鋼鐵材料的加工成本。我覺得現在我們就可以準確這種鋼鐵材料的工業化研究了。”

 “太好了,寧老師的最新成果,一下子把下一代航母生產的進度提前了一大截。如果真的能夠應用到這種新型的鋼鐵材料,那我們的航母至少在材料上面,是會有著明顯的優勢的。”

 經過大家的一番討論,都認為以這種鋼鐵材料目前的表現,就足以進入到應用的階段了。

 不出意外,項目組再次邀請寧晨來到濱城造船廠,與大家一起討論有關新型鋼鐵材料的事情。

 除了寧晨之外,這一次徐洲也同樣被邀請了過來。

 這些年來,徐洲在國內材料領域上的名氣一直在不斷的上漲,除了寧晨給徐洲帶來的增益作用之外,徐洲自己的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還是徐洲第一次直接參與這麼大的項目,路上,徐洲竟然有些緊張了起來。

 “寧老師,你平時都是怎麼跟這些大佬相處的啊?他們是不是都脾氣不太好啊?”

 相比于徐洲平時接觸的老師們,這些專家的級別明顯要高出許多,在這些專家的面前,徐洲覺得自己並沒有任何的底氣。

 “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啊,就正常相處就可以了。這些大佬的脾氣都還挺好的,我覺得比我們的老師還要更加的平易近人呢。”

 寧晨說的確實是自己的想法,畢竟相比於這些專家,寧晨才是真正的學界大佬。

 在寧晨的勸說下,徐洲緊張的情緒總算消散了一些。

 這一次,寧晨和徐洲是乘坐高鐵去往的濱城,高鐵雖然比飛機慢一些,不過卻省去了漫長的登機時間,算下來會更加的方便。

 盛州與濱城的距離並不算太遠,兩個多小時後,寧晨和徐洲一起順利的抵達了濱城造船廠。

 見到項目組的專家們,寧晨向大家介紹起了徐洲。

 “各位專家,這位就是徐洲教授,之前是我的導師,現在是我的同事。”

 對於“寧晨導師”這樣的身份,連徐洲自己都是不太習慣,即便在寧晨還是學生的時候,徐洲也一直把寧晨當成同事和朋友去看待的。

 而徐洲也自認為,自己對於寧晨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一切的成果,都是寧晨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的。

 可是,在其他人的眼裡,這個身份是非常了不得了,畢竟連寧晨都是諾獎和菲獎級別的學者,那寧晨的老師肯定更加的非同一般。

 可僅僅是這樣的效果,已經足夠讓其他人感覺到非常的震撼了。

 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實驗之後,寧晨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了一下現在實驗組的成果,對這批鋼鐵材料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評估。

 大家都覺得,以這批鋼鐵材料的性質來說,完全具備了應用的水準。

 雖然繼續進行打磨,有可能讓鋼鐵材料擁有更好的性質,不過後續的進步空間已經非常的小了。

 而且現在的時間非常的緊急,每一天的時間都非常的重要,如果可以的話,寧晨肯定是希望這種鋼鐵材料能夠早些得到應用。

 “我覺得現在也差不多到了可以應用的階段。除了這種鋼鐵材料出色的性質之外,它的加工成本也被控制在了較為合適的範圍內。根據我的估計,這種鋼鐵材料的加工成本,並不會高於其他的特種鋼材料。”

 對於徐洲的說法,寧晨也是比較認同。

 鋼鐵材料的加工成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製造航母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的鋼鐵材料,可是要達到十萬噸級別的。

 每節省一點兒的加工成本,放大之後都會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資金。

 確定了這種鋼鐵材料的應用價值後,寧晨便馬上將這個階段的實驗成果整理了下來,並向濱城造船廠的項目組發送了過去。

 ……

 濱城造船廠。

 此時,項目組的成員們,正在對有關航母的各項技術進行著研究。

 由於這個項目非常的複雜,涉及到的技術種類非常之多,在大的項目組下面分成了很多個小的項目組,各自負責著一些分支項目的研究。

 而羅亦則是在大項目組之中,對各項工作進行著把控。

 在寧晨設計圖的指引之下,各個項目的研究都進行得非常的順利,而量子飛躍算力的支持,更是大大提升了很多項目的研究效率。

 只等寧晨的項目組,完成對鋼鐵材料研究的突破之後,下一代航母的建造工作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羅亦覺得,按照寧晨一向的研究效率,或許在一年的時間之內,寧晨就可以在新型鋼鐵材料的研究上面獲得突破。

 就在羅亦準備查看一些項目的最新進度的時候,羅亦卻看到了寧晨發送過來的最新實驗成果。

 寧晨實驗組上一個階段的研究成果,已經讓羅亦等人感到非常的振奮,羅亦相信,這一次寧晨也不會讓大家感到失望。

 懷著期待的心情,羅亦打開了寧晨發送來的文件。

 而當羅亦看清寧晨發來文件中的內容之後,臉上驚訝的表情頓時難以抑制。

 “寧老師……竟然已經做出了應用級的成果?”

 對於這樣的結果,羅亦完全沒有準備,畢竟距離寧晨開始研究,也才過去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而已。

 用這麼短的時間,就完成一種新型鋼鐵材料的研究,還是足以應用在航母上面的新型鋼鐵材料,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激動之中,羅亦趕緊將航母項目組的幾個其他核心成員叫到一起,一起討論起寧晨發送過來的最新研究成果。

 得知了這件事情,其他人也都是和羅亦類似的感受,激動的同時,對此也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真沒想到,距離上一次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寧老師就可以研究出性能更加優異的鋼鐵材料。看寧老師發送過來的文件,這批材料的性質比上一批還要更加的出色。”

 “不僅是性質上,寧老師還改良了鋼鐵材料的加工工藝,大大降低了這種鋼鐵材料的加工成本。我覺得現在我們就可以準確這種鋼鐵材料的工業化研究了。”

 “太好了,寧老師的最新成果,一下子把下一代航母生產的進度提前了一大截。如果真的能夠應用到這種新型的鋼鐵材料,那我們的航母至少在材料上面,是會有著明顯的優勢的。”

 經過大家的一番討論,都認為以這種鋼鐵材料目前的表現,就足以進入到應用的階段了。

 不出意外,項目組再次邀請寧晨來到濱城造船廠,與大家一起討論有關新型鋼鐵材料的事情。

 除了寧晨之外,這一次徐洲也同樣被邀請了過來。

 這些年來,徐洲在國內材料領域上的名氣一直在不斷的上漲,除了寧晨給徐洲帶來的增益作用之外,徐洲自己的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還是徐洲第一次直接參與這麼大的項目,路上,徐洲竟然有些緊張了起來。

 “寧老師,你平時都是怎麼跟這些大佬相處的啊?他們是不是都脾氣不太好啊?”

 相比于徐洲平時接觸的老師們,這些專家的級別明顯要高出許多,在這些專家的面前,徐洲覺得自己並沒有任何的底氣。

 “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啊,就正常相處就可以了。這些大佬的脾氣都還挺好的,我覺得比我們的老師還要更加的平易近人呢。”

 寧晨說的確實是自己的想法,畢竟相比於這些專家,寧晨才是真正的學界大佬。

 在寧晨的勸說下,徐洲緊張的情緒總算消散了一些。

 這一次,寧晨和徐洲是乘坐高鐵去往的濱城,高鐵雖然比飛機慢一些,不過卻省去了漫長的登機時間,算下來會更加的方便。

 盛州與濱城的距離並不算太遠,兩個多小時後,寧晨和徐洲一起順利的抵達了濱城造船廠。

 見到項目組的專家們,寧晨向大家介紹起了徐洲。

 “各位專家,這位就是徐洲教授,之前是我的導師,現在是我的同事。”

 對於“寧晨導師”這樣的身份,連徐洲自己都是不太習慣,即便在寧晨還是學生的時候,徐洲也一直把寧晨當成同事和朋友去看待的。

 而徐洲也自認為,自己對於寧晨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一切的成果,都是寧晨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的。

 可是,在其他人的眼裡,這個身份是非常了不得了,畢竟連寧晨都是諾獎和菲獎級別的學者,那寧晨的老師肯定更加的非同一般。

 可僅僅是這樣的效果,已經足夠讓其他人感覺到非常的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