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要加糖 作品

第275章 這是我們必須研究的技術

 第275章這是我們必須研究的技術

 其實寧晨真正的危險程度,倒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誇張。

 畢竟在外界看來,寧晨更多隻是一位數學家和材料學家,雖然能力上非常的出眾,卻也沒有涉及到太多尖端應用的研究。

 不過內部擔心的是,已經有一些人知道了寧晨身上的秘密,而這也是威脅到寧晨安全的重要因素。

 以寧晨現在的各項成果來看,出國肯定是不合適的事情了,甚至在國內都要格外的注意安全。

 好在的是,寧晨最終還是順利的抵達了濱城造船廠,並且在一路上也沒有遇到的任何的麻煩。

 這一次,寧晨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在濱城造船廠受到的重視程度,跟上一次完全不同了。

 這倒不是說上一次在濱城造船廠的時候,寧晨沒有受到重視,畢竟這一次寧晨只是來濱城造船廠參觀的,而且來得非常突然,很多廠裡的人甚至並不知道寧晨的到來。

 但這一次,從寧晨進入濱城造船廠之前,便已經用專車安排,直接駛達了開會的地點。

 會議室裡,也已經坐好了包括羅亦在內的多位專家,見到寧晨過來,也都是起身向寧晨表示著敬意。

 在這之前,寧晨還從來沒有體驗過類似的場景,情緒也跟著變得嚴肅了起來。

 “寧老師,還請你原諒這次我們突然把你請了過來。不過你的這兩艘航母設計實在是太過出色了,這讓我們不得不馬上給你討教一些相關的問題。”

 寧晨自然不會覺得這件事情冒犯了自己,事實上,這正是寧晨心中希望達成的目標。

 “各位專家,這也是我的榮幸。有關這兩艘航母設計中的各個細節,我們現在都可以盡情的討論。”

 在來之前,寧晨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就等著自己的設計得到其他專家的認可之後,好開始研究航母的建造問題。

 可以的話,寧晨還是希望,自己設計的這兩艘航母,能夠早一點兒進入到建造的階段,特別是後面設計的那艘核動力航母。

 這是寧晨這些年來最得意的作品了,也是寧晨在各項能力實現突破時候,第一次真正展現出自己全部的實力。

 隨即,各位專家便先是針對寧晨設計的這艘常規動力航母,提出了他們的一些問題。

 寧晨則是直接展示出自己原版的設計圖,按照這張設計圖,解答起其他專家們提出的各個問題。

 看到寧晨展示出的原版設計圖,在場的專家們皆是一副震驚的表情。

 特別是最先看過寧晨設計圖的羅亦,此時對於寧晨的敬佩之情,變得更加的強烈了。

 “真沒想到,寧老師的原版設計圖,竟然精密到這樣的程度……”羅亦心說道。

 即便這是一艘長達三百多米的航母,但如果只是查看其中的某個局部,卻有一種在查看精密儀器的感覺。

 這樣的精密程度,已經超過了其他航母一個檔次,甚至不需要任何的調整,就可以直接按照這個設計圖,來進行航母的建造了。

 接下來,寧晨非常順利的回答了各位專家,提出有關這艘常規動力航母的各個問題。

 可以說,寧晨這艘航母的設計,是零零二號的強化版,相比於零零二號,在一些技術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這個時候,話題開始逐漸轉移到了核動力航母上面。

 “寧老師,你是怎麼想到,在設計常規動力航母的時候,同時也設計一艘核動力的航母的呢?以我們現在的能力,就算你的這個設計沒有問題,我們的工藝水準,也未必能夠達到要求。”

 聽到這位專家的話,在場的其他專家,很多也都跟著點了點頭。

 目前夏國並不是沒有打算研究核動力航母,只是這個項目還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甚至在十年之內,也未必能夠真的造出一艘核動力航母。

 這也是因為夏國一向都非常的謹慎,特別是這種危險係數比較高的技術,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是絕對不會輕易將技術進行應用的。

 “我覺得,核動力航母是國產航母未來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必須要重點研究的一種航母類型。就算核航母的項目不會馬上提上日程,至少我們也應該儘快開啟對航母核動力裝置的研究。”

 寧晨說這些話,並不是為了讓自己早日完成任務,而是真的希望國產的核航母能夠早一些問世。

 核航母在續航上,擁有著絕對的優勢,可以在漫長的海水航行過程中,幾乎不需要進行任何燃料的補充,擁有著近乎無限的動力。

 “那寧老師,對於核動力航母的項目,你還有什麼其他好的意見嗎?”

 在聽完了寧晨剛剛的回答之後,大家對於寧晨都是非常的信任,期待著寧晨能夠給出更多好的建議。

 “我的建議是,先在陸地上選擇一處實驗基地,用於研究這個小型的核反應堆。實驗基地的選址應該儘可能的遠離人口稠密的區域,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可能存在的風險。當然,對於參加這個項目的研究人員,也要做好安全防護,盡力保護他們不受到核反應堆實驗的影響……”

 說起這些的時候,寧晨的心裡稍稍有些愧疚。

 因為科研和教學工作的原因,寧晨大概率是無法親自參加到核反應堆的實驗了,就算寧晨想去,盛州大學也是肯定不會同意的。

 研究核反應堆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輕則有可能核輻射的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面臨著生命安全的威脅。

 可是,這樣的工作卻又是必須有人要參與的,只有這樣,才能讓這項技術得以發展,最終應用到核動力航母上面。

 寧晨也只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儘可能的保證這些科研人員的安全了。

 聽完了寧晨有關陸上小型核反應堆的構想,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寧老師,在陸地上進行小型核反應堆的實驗,的確是更好的一種方式。只要我們解決了航母核動力裝置的問題,核航母的建造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寧晨和其他項目組的成員們,一起制定起了更為詳細的計劃。

 因為寧晨並不能長時間的待在濱城造船廠,寧晨肯定是不會直接負責這兩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了,而只能承擔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工作。

 作為材料學的世界級專家,寧晨將負責有關航母材料的部分研究。

 當然,航母材料部分的研究肯定不是寧晨唯一負責的工作,包括航母核裝置等等的研究工作,寧晨也是一定要參與的。

 雖然寧晨已經完成了這些部分的設計,但在實際的建造工程中,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就像之前寧晨在科研工作中經歷過的那些問題一樣。

 即便寧晨回到盛州,也肯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項目組解決這些問題的。

 離開濱城造船廠之前,寧晨決定向項目組分享量子飛躍的部分算力。

 “在設計這兩艘航母的時候,量子飛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我能夠在最快的時間之內,完成數億個零件的設計。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在這個項目中,量子飛躍能夠繼續提供它的幫助。”

 其實寧晨倒是很願意無償的分享量子飛躍的算力,只是因為量子飛躍的運行成本確實太高,這部分的成本還是需要有人來承擔的。

 濱城造船廠這邊,自然對於使用量子飛躍的算力,持十分積極的態度。

 只要是能夠幫助航母早些完工的舉措,大家都是會非常支持的。

 更何況,這個項目並不只是濱城造船廠的項目而已,研究資金並不算是什麼問題。

 ……

 制定好了後續的各項計劃之後,寧晨回到了盛州。

 這一次寧晨在濱城待的時間,比自己預期的還是要少一些的,並沒有耽誤太多學校這邊的工作。

 回到盛州的第二天,寧晨便來到了實驗室。

 見到寧晨回來,徐洲有些驚訝的說道:

 “寧老師,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我還以為……你要待到把航母給造出來之後,才會回到盛州大學呢。”

 對於寧晨去濱城造船廠的事情,徐洲也是略有耳聞的。

 因為寧晨知道,後續徐洲一定是會加入到有關航母材料的研究中的,因此也並沒有必要一直對徐洲守口如瓶了。

 “徐老師,那倒不至於,我總不至於直接在那邊待上幾年的時間吧。現在我們需要先研究一下航母鋼鐵材料的問題,爭取能夠製造出比之前更加強大的鋼鐵材料。”

 聽到寧晨的話,徐洲心裡又是一驚。

 “不是……寧老師,你昨天不是剛從濱城回盛州嗎,現在就已經知道如何加工更出色的鋼鐵材料了?”

 徐洲知道,既然寧晨提起了這個研究課題,肯定不是單純的只想和自己一起探討一下,而是一定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案了。

 徐洲與寧晨合作了這麼多年,對於寧晨的行事習慣也是非常的瞭解,而這次徐洲的猜測也是完全正確的。

 “嗯,我昨天晚上自己想了一下,列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方案,想要先跟徐老師你討論一下。”

 事實上,早在之前研究航空材料的時候,寧晨便得到了一部分有關鋼鐵材料的研究資料,而這份資料在當時並沒有完全的利用。

 受限於寧晨當時的能力,寧晨也只是從中得出了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並將其用於到了航空材料的領域上面。

 而在昨天晚上,當寧晨再次審視這份資料的時候,卻發現了很多新的東西。

 畢竟相比之前,寧晨在材料學上的能力已經成長了太多太多,完全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更加有價值的信息,那些之前無法理解的內容,現在也都能夠理解,甚至還能拼湊出一些資料中殘缺的內容。

 利用這些資料,寧晨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鋼鐵材料,而這種新型的鋼鐵材料,是更適用用於航空母艦上面的。

 “寧老師,有什麼想法你就直說好了,我儘量能在項目中提供一些幫助就好了。”徐洲說道。

 徐洲對於自己的定位也是非常準確的,能夠成為寧晨的助手,幫助寧晨更快、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徐洲心中的目標了。

 寧晨也沒有再和徐洲客氣什麼,直截了當的將自己的方案講述了出來。

 相比於航空領域所使用的鋼材,航母所使用的鋼材對於性質的要求甚至要更加的嚴格。

 由於航母需要承受非常巨大的載荷,以及各種艦載機的衝擊力,這讓航母的鋼鐵材料必須具備非常強的抗壓、抗拉伸能力。

 而且航母會長時間在海中航行,航母上的鋼鐵材料也必須要有足夠強的抗腐蝕能力,才能讓艦體不至於輕易的被海水所腐蝕。

 另外,因為航母可能會在低溫的海域中航行,因此航母上的鋼材也要具備強大的低溫韌性,才能避免鋼材在惡劣的條件下,出現脆性斷裂的情況。

 而寧晨設計出來的這種新型鋼材,正好能夠具備抵禦這些條件的出色性質,非常適合用於航母之上。

 聽完了寧晨的這個設計,徐洲也不禁再次被寧晨的設計所折服。

 “如果我們的下一代航母,能夠用上你設計的這種鋼材的話……至少在航母材料的領域上,我們是有可能超越米利堅的航母的!”

 作為材料學的專家,徐洲知道,寧晨的這一設計在理論上是完全成立的,而且也很可能實現工藝上的製造。

 接下來的時間裡,寧晨和徐洲等人正式成立了項目組,開始了對這種新型鋼鐵材料的研究。

 與此同時,寧晨也安排星辰科技公司的量子飛躍實驗室,將量子飛躍的雲網絡,接入到濱城造船廠的內網,並分配給濱城造船廠一部分的算力。

 對於濱城造船廠這部分算力的使用,寧晨要求公司給出最低的價格,只要保證能夠不虧本就可以了。

 因為寧晨並不能長時間的待在濱城造船廠,寧晨肯定是不會直接負責這兩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了,而只能承擔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工作。

 作為材料學的世界級專家,寧晨將負責有關航母材料的部分研究。

 當然,航母材料部分的研究肯定不是寧晨唯一負責的工作,包括航母核裝置等等的研究工作,寧晨也是一定要參與的。

 雖然寧晨已經完成了這些部分的設計,但在實際的建造工程中,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就像之前寧晨在科研工作中經歷過的那些問題一樣。

 即便寧晨回到盛州,也肯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項目組解決這些問題的。

 離開濱城造船廠之前,寧晨決定向項目組分享量子飛躍的部分算力。

 “在設計這兩艘航母的時候,量子飛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我能夠在最快的時間之內,完成數億個零件的設計。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在這個項目中,量子飛躍能夠繼續提供它的幫助。”

 其實寧晨倒是很願意無償的分享量子飛躍的算力,只是因為量子飛躍的運行成本確實太高,這部分的成本還是需要有人來承擔的。

 濱城造船廠這邊,自然對於使用量子飛躍的算力,持十分積極的態度。

 只要是能夠幫助航母早些完工的舉措,大家都是會非常支持的。

 更何況,這個項目並不只是濱城造船廠的項目而已,研究資金並不算是什麼問題。

 ……

 制定好了後續的各項計劃之後,寧晨回到了盛州。

 這一次寧晨在濱城待的時間,比自己預期的還是要少一些的,並沒有耽誤太多學校這邊的工作。

 回到盛州的第二天,寧晨便來到了實驗室。

 見到寧晨回來,徐洲有些驚訝的說道:

 “寧老師,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我還以為……你要待到把航母給造出來之後,才會回到盛州大學呢。”

 對於寧晨去濱城造船廠的事情,徐洲也是略有耳聞的。

 因為寧晨知道,後續徐洲一定是會加入到有關航母材料的研究中的,因此也並沒有必要一直對徐洲守口如瓶了。

 “徐老師,那倒不至於,我總不至於直接在那邊待上幾年的時間吧。現在我們需要先研究一下航母鋼鐵材料的問題,爭取能夠製造出比之前更加強大的鋼鐵材料。”

 聽到寧晨的話,徐洲心裡又是一驚。

 “不是……寧老師,你昨天不是剛從濱城回盛州嗎,現在就已經知道如何加工更出色的鋼鐵材料了?”

 徐洲知道,既然寧晨提起了這個研究課題,肯定不是單純的只想和自己一起探討一下,而是一定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案了。

 徐洲與寧晨合作了這麼多年,對於寧晨的行事習慣也是非常的瞭解,而這次徐洲的猜測也是完全正確的。

 “嗯,我昨天晚上自己想了一下,列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方案,想要先跟徐老師你討論一下。”

 事實上,早在之前研究航空材料的時候,寧晨便得到了一部分有關鋼鐵材料的研究資料,而這份資料在當時並沒有完全的利用。

 受限於寧晨當時的能力,寧晨也只是從中得出了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並將其用於到了航空材料的領域上面。

 而在昨天晚上,當寧晨再次審視這份資料的時候,卻發現了很多新的東西。

 畢竟相比之前,寧晨在材料學上的能力已經成長了太多太多,完全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更加有價值的信息,那些之前無法理解的內容,現在也都能夠理解,甚至還能拼湊出一些資料中殘缺的內容。

 利用這些資料,寧晨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鋼鐵材料,而這種新型的鋼鐵材料,是更適用用於航空母艦上面的。

 “寧老師,有什麼想法你就直說好了,我儘量能在項目中提供一些幫助就好了。”徐洲說道。

 徐洲對於自己的定位也是非常準確的,能夠成為寧晨的助手,幫助寧晨更快、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徐洲心中的目標了。

 寧晨也沒有再和徐洲客氣什麼,直截了當的將自己的方案講述了出來。

 相比於航空領域所使用的鋼材,航母所使用的鋼材對於性質的要求甚至要更加的嚴格。

 由於航母需要承受非常巨大的載荷,以及各種艦載機的衝擊力,這讓航母的鋼鐵材料必須具備非常強的抗壓、抗拉伸能力。

 而且航母會長時間在海中航行,航母上的鋼鐵材料也必須要有足夠強的抗腐蝕能力,才能讓艦體不至於輕易的被海水所腐蝕。

 另外,因為航母可能會在低溫的海域中航行,因此航母上的鋼材也要具備強大的低溫韌性,才能避免鋼材在惡劣的條件下,出現脆性斷裂的情況。

 而寧晨設計出來的這種新型鋼材,正好能夠具備抵禦這些條件的出色性質,非常適合用於航母之上。

 聽完了寧晨的這個設計,徐洲也不禁再次被寧晨的設計所折服。

 “如果我們的下一代航母,能夠用上你設計的這種鋼材的話……至少在航母材料的領域上,我們是有可能超越米利堅的航母的!”

 作為材料學的專家,徐洲知道,寧晨的這一設計在理論上是完全成立的,而且也很可能實現工藝上的製造。

 接下來的時間裡,寧晨和徐洲等人正式成立了項目組,開始了對這種新型鋼鐵材料的研究。

 與此同時,寧晨也安排星辰科技公司的量子飛躍實驗室,將量子飛躍的雲網絡,接入到濱城造船廠的內網,並分配給濱城造船廠一部分的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