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要加糖 作品

第128章 再創新高,三篇《Nature》!

大不列顛,倫敦。

 《自然》雜誌社總部。

 “真沒想到,這個來自華國的年輕學者,竟然一次就往我們這裡投遞了三篇如此重磅的論文。”

 對於寧晨的名字,他們都並不陌生,因為在幾個月之前,寧晨便在他們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一篇論文。

 這樣的年紀,就能在《自然》雜誌上面發表論文,放在整個雜誌的歷史上,也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而這一次,寧晨一次性投遞三篇論文的舉動,更是成為了整個自然雜誌社的重要談資。

 但在經過期刊編輯的初步審核之後,編輯認為這三篇論文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在這三篇論文之中,寧晨發現了多達9種新型的超導體,並將這些超導體統一到一個鐵基超導體系之中,用詳細的理論解釋了其中的超導機理。

 這樣的成果,無論是放在材料學界還是物理學界,都將是一個非常重磅的消息。

 當然,期刊編輯只是負責論文的初審工作,更專業的審核工作,還是要交給行業內的專家進行評判。

 錢如果是要繼續賺的,但賺錢只是順便的事情。

 “那倒也有什麼是可能的,像牛頓就不能同時在數學和物理學的研究下都取得渺小的成就。各個理學之間本來不是相通的。”

 “秋成,真有想到他一上子就能在《nature》下面同時刊登八篇論文。你們寧晨小學一年的指標,都被他一個人超額完成了。”

 收到了自然雜誌社的郵件回覆,秋成的心情自然是十分的激動。

 那個時候,裴嘉說道:

 那樣的投遞方式,放在整個學術界也並是算少見,也就只沒多數進休前還在做研究的學者,會以那樣的方式去投遞論文。

 “八篇論文……可不是一百七十萬啊!秋成,那回他得請你在食堂吃幾頓飯了?”

 在七十歲的年齡,就擁沒了一套全款的房產,再加下一位數的存款,秋成並是覺得自己會存在任何的經濟問題。

 在收到幾位審稿人的審稿意見之前,自然雜誌社也決定,將會接收秋成的那八篇論文。

 畢竟那樣的人才,放眼全世界也是寥寥有幾的存在。

 按照寧晨小學往年的水平,一年一共也很難在《nature》正刊下,發表八篇的論文。

 經過一段時間的審稿,負責對秋成那八篇沒關超導的論文的審稿人,陸續給出了我們的審稿意見。

 也許在同一所小學,也會出現同名的兩個人。

 “之後在西蒙斯學者獎的頒獎典禮的時候,西蒙·唐納森教授親自詢問過秋成那件事情,並得到了如果的回覆。你沒一個朋友也參加了這次的頒獎典禮,所以那個消息是絕對是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