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要加糖 作品

第76章 這次可以投《Nature》試試

憑藉自己對於各家學術期刊編輯的瞭解,徐洲知道,這樣的回覆大概率說明寧晨的論文還是非常令期刊編輯滿意的。

 像那種不需要任何修改,直接可以登刊的情況,在論文審核的過程中非常少見。

 能夠給出寧晨這樣的回覆,足以證明期刊編輯對寧晨這篇論文的態度。

 聽完了徐洲的意見,寧晨下意識打開系統界面,查看起任務的進度。

 不出所料,系統並沒有顯示之前的任務已完成,不過任務進度已經更新到“編輯已回覆”。

 寧晨覺得,系統雖然能夠比他們更早的瞭解到論文投遞的進度,但只要這篇論文不是百分之百確定登刊,系統就是不會判定任務已完成的。

 不過目前的結果已經給了寧晨非常大的信心,這證明相關的研究內容,在學術界還是非常受到認可的。

 ……

 時間一天天過去,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寧晨不斷的對硅基負極材料進行著優化,這也讓整個鋰電池模型表現出了更高的能量密度。

 相比於常規的碳負極鋰電池,新型硅基鋰電池的電池容量密度提升了40%左右,可以說是一種質的突破了。

 “好的,徐老師,那我這幾天就準備開始寫論文了。”

 想到自己距離還清周麗的借款又近了一步,寧晨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嗯,寫之前你可以多看看《nature》上的論文,其實《nature》非常注重成果的新穎性和應用價值,我們在論文中要儘量體現出這些關鍵點。這篇論文我們一定特別的認真對待,你每寫一段內容之後,都可以給我發過來看看。”

 徐洲知道,如果寧晨的這篇論文,真的被《nature》接收的話,所引起的反響將會是非常熱烈的。

 【任務獎勵:大腦仿真模擬*5】

 既然是一個e級的人工智能程序,的確如果寧晨本身的能力不夠的話,恐怕是很難駕馭得了它的。

 畢竟《nature》可是世界三大學術頂級學術期刊之一,要是真的能在上面發表一篇論文,那足以彰顯論文作者的科研能力。

 看著自己各科的學科等級和經驗,寧晨覺得差距也並沒有那麼大。

 “直接通過大腦進行仿真模擬嗎?只是不知道實際使用起來效果怎麼樣,有沒有計算機仿真模擬的效果好。”

 “這次肯定是要投《nature》試一試了。當然最好等的上一篇論文正式登刊之後,因為這樣可以讓行業內的科研者們瞭解到相關的一些信息,更有利於提升大家對於相關研究的興趣。”

 相比於常規的碳負極鋰電池,新型硅基鋰電池的壽命要小出很多,這意味著這種硅基鋰電池暫時並沒有任何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