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南海番禺,喜君書(第2頁)

 董翳為昔日晉國太史董狐後裔,乃是夏陽人。董翳作為郎官,這些年是勤勤懇懇。主要是辦事麻利,為人忠心。作為監御史,負責監察郡守、尉、丞,權力極高。所以不論任何監御史,那都得是皇帝信得過的人。

 監御史隸屬於御史中丞,聽令於御史大夫。目前秦國還是比較缺少官吏的,而且嶺南實在算不上什麼好地方,否則這美差也輪不到董翳。

 南海郡尉則是由公子高充任,只是他目前作為監軍還在西甌征戰。所以目前由喜兼任,也就是說喜現在可是掌管軍政大權。

 喜的性格太過耿直,他將自己活成了秦律。他並不喜歡官場上的阿諛奉承,先前曾有上吏抵達安陸縣,結果喜因為處理政務並未去親自迎接。

 以喜的能力,其實絕不該止步於縣令。只是他的性格擺在這,所以並不討喜。做人做事不夠圓滑,不被上級喜歡。畢竟你不吃拿卡要不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怎麼敢用你呢?

 沒點把柄的完人,就代表著威脅。

 這回親自迎接黑夫,也是破天荒頭一遭。喜並非是為討好黑夫,而是有感於黑夫願意冒險來這。走海路耗費數月,這可不是來旅遊而是來受罪的。

 更別說黑夫是諸多反賊叛黨的眼中釘肉中刺,卻願意給他這位老領導面子,冒險來至番禺。

 “嗚嗚嗚——”

 沉重的號角聲響起。

 陳嬰頭戴鶡冠,翹首以盼。看著遠處大量的樓船緩緩出現,也是心生不解。他記得黑夫只帶了十幾條樓船,可眼前卻足足有數十條……

 黑夫從哪變出這麼多樓船的?!

 陳嬰是東陽縣人屬東海郡,為人一向誠信謹慎,在鄉縣裡很有名望,因此被人尊為長者。他也曾乘舟出海,見識過海浪的可怕。年幼時便經常聽人說各種故事,都是將深海描述的極其可怕。

 黑夫卻敢於走海路,並且是從膠東一路南下至南越。算上沿途修整的時間,大概就花費兩個月。講道理的說,這其實已經算快的了。

 嶺南有著五嶺作為天然屏障,導致南北很難互通。就算是乘坐馬車,從膠東想要抵達番禺恐怕也得兩三個月的時間。黑夫這次大膽的嘗試,也算是給他們做了個實驗。以後嶺南的糧食,完全能通過海路運至沿海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