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133章 印刷術,把書籍價錢打下來(第2頁)

 倒也不全是為了愚民,亦或者不讓老百姓掌握學識。純粹是為了節約竹簡,能一個字搞定的就絕對不會水兩個字。好比律令,秦國是巴不得天下人都能知法守法。

 但現在問題就來了,法吏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時候面對生僻的律令,就很可能會抄錯。然秦律有言在先:有敢剟定法令,損益一字以上,罪死不赦!

 就算沒抄錯,那還得解讀呢。黑夫那時候就得持三尺木牘,召集所有黔首解讀律令,解讀後還得立卷簽字。舉個栗子,秦律說的是盜馬者死,結果黑夫說是盜馬者黥為城旦。

 結果就有人後續偷了馬被擒獲,喜君當場判其死刑。這人連忙高呼冤枉,亭長解讀這條律令明明說的是盜馬者黥為城旦,怎麼是死刑呢?

 這時喜便派人去翻查法卷,發現上面有黑夫的大名,而且還真的是這麼解讀的。那麼黑夫就與這犯人同罪,罪死不赦!

 因此而受連坐的秦吏,黑夫知道的就有好幾個。並不是他們不夠努力,純粹是很多律令解讀起來太過吃力。特別是那些生僻字,黑夫都得經常去請教呂嬰。比如說畀、臧、才、誧、鋈、耤……就說這秦吏好不好乾吧?

 現在有了紙和印刷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以後每條律令下面,都可以配上官方解讀。就有點類似於文言文翻譯,這麼做對法吏的要求可以放的更低,只要能識字就行。

 當然,這都是表面上的……

 最主要的當然是撈錢!

 黑夫早就聽說過,咸陽是出了名的人傻錢多速來。自從皇帝將十二萬豪戶遷至內史,簡直就是處還未開發的商業圈,代表著金燦燦的票子!

 這些富戶做事低調,很多人都是有錢都花不出去。畢竟秦國的商業終究差了些,像玉器金器倒是還行。黑夫這人是出了名的助人為樂,他去涇陽就是去幫他們花錢,省的他們苦惱。

 他問過文昌,這賊狐狸花了他這麼多錢,也算是透露了些消息。咸陽的竹簡買賣還是比較好做的,主要是城內儒生遊士頗多。有些本就富裕,對書籍是愛不釋手。一卷竹簡承字數百,起碼能值十錢。若是字跡清秀規整無一錯字,用的竹料也好,甚至能賣到二十錢。

 竹簡本身並不算昂貴,主要是抄錄需要時間。要是寫錯字用刻刀颳去,那自然就是次品,賣不出好價錢。黑夫仔細算過,就印刷些孔孟之言,詩經楚辭……他能賺的盆滿缽滿!

 他去涇陽,就是要告訴這些人。

 現在時代變了!

 人力手抄,怎麼和印刷術比?

 他要把書籍的價錢打下來!

 所以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

 秦始皇三人面面相覷,皆是讚歎不已。這字板的原理很簡單,平日他們也多有接觸。比如他們各自的印璽,皆是此法。還有便是衣服的染板,同樣也是這道理。麻紙問世已有數月,卻無一人想到此法。最後,反倒是讓彥這黃口小兒提出……

 若是黑夫想出來,秦始皇絲毫不覺得奇怪,甚至都已經麻木了。要是哪天黑夫突然熄火,他才覺得奇怪。可偏偏是彥,這就讓他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