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赦刑徒,內卷的咸陽(第2頁)

 “上吏還請留步。”

 “嗯?”

 “下吏為沛縣泗水亭長,得縣君調令將刑徒送至驪山為徭。”

 劉季在沛縣無所顧忌,就算面對官吏也不露怯。可這是京畿之地,隨便來個人他都得罪不起。哪怕是他,同樣也得作揖守規矩。

 獄吏看過驗傳文書後,方才頷首。

 “有何事?”

 “他們……為何能去咸陽為工隸?”

 “哈哈,汝自沛縣而來自然不知。”獄吏淡淡一笑,解釋道:“內史得詔,將部分精通百工之術的刑徒遷至各縣考工室,充為工隸。不過你帶的這些人怕是不行,都精挑細選,且多年踏實勤勉方能充為工隸。”

 “這……”

 劉季面露詫異。

 這算是變相的大赦天下?

 要知道始皇帝無比看重皇陵,各地刑徒都得送至驪山為徭。這些年從未停下來,只瞧見往裡面填人沒看見少人。不知多少刑徒因為開山採石,墜入懸崖而死。驪山腳下,埋藏著無數的刑徒骨骸。

 可現在,卻是主動赦免?

 聽到獄吏這話,劉季身後的刑徒也都無比詫異。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好好幹,保不齊也能進咸陽城為工隸?

 雖然說刑徒和工隸區別不大,但待遇卻要比刑徒好。若是乾的好,還能得到破格赦免為工匠。秦國對有本事的人,素來是區別對待。像擅長女紅和製作衣服的女子若犯了罪,則不能被贖身,得給秦國織布製衣。

 “他們是頭一批?”

 “想什麼呢?”獄吏拂袖輕笑,“目前為止,已有三千餘人被挑選為工隸。按少府命令,起碼得充萬人為工隸。”

 “如此,皇陵不就耽擱了?”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耽擱又如何?”獄吏毫不在意,理所當然道:“自那南方烏鳥一出,便獻上諸多寶物,以致咸陽各縣考工室人手嚴重不足。特別是前些日搞出來的雲夢紙,物美價廉輕如絹帛。陛下已經下令,各郡接到詔令後一年內必須建起造紙坊,兩年內便以雲夢紙徹底取代竹簡絹帛。”

 “原來是這樣……”

 劉季若有所思的點頭。

 也就是說,這都是黑夫的功勞?

 “本吏還要去咸陽。”

 “上吏慢走。”

 “告辭。”

 “告辭!”

 獄吏揮袖拂手,帶人而去。

 實際上,這也是被逼的沒法子了。半個月前,少府大門就被堵死了。各縣考工室都是叫苦不迭,更有甚者帶著麻繩要吊死在少府門前。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又缺人。最後趙亥只得斗膽撰寫諫書,希望能抽調部分驪山刑徒為工隸。巧的是馮去疾也寫了封諫書,也是這想法。

 現實情況如此,只有這辦法。考工室的工師幾乎是不眠不休,因為太過疲憊以至於暈厥昏死。再這麼幹下去,必生大亂。再說刑徒精細的活可能做不成,但幹些雜活力氣活卻是綽綽有餘,像是漚漿舂麻,亦或者鼓風冶銅。

 皇帝的批註只有一個字:可!

 此事由馮去疾負責,少府內史輔助。精心挑選合適的刑徒,同時是變相的激勵。只要他們好好幹,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工隸。以後幹得好,說不準還能得到爵位。

 劉季站在岔路口。

 寒風吹來。

 但……卻沒先前那麼冰冷刺骨。

 秦國,正在慢慢轉變。這一切自然是黑夫的功勞,但同時也是上下一心的成果。始皇帝的雄才偉略和威嚴,足以支撐起黑夫的各種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