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的少年 作品

第677章搞不清現實的英國人


                 日本的投降在世界範圍內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中日北京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日本徹底退出了戰場,而騰出手來的中國軍隊無疑可以將更多的軍隊投入到戰場上。

  這讓本就焦急的英法等國更加坐不住了。

  12月12日英國外交使臣朱爾典抵達了天津,對此中國外務部只派了一個低級官員前往天津迎接。

  對此,朱爾典非常不滿。想當初在前清時,他那次出現不是引起轟動的,甚至就連滿清統治者慈禧太后都畏懼他。但僅僅數年間,自己的待遇就急轉直下了。

  不過,他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江河日下的英國,已經不能夠再讓中國感到恐懼了,在戰場上獲得了勝利的中國,也已經不再懼怕英國了。

  更何況這一次他還是來求和的,中國方面不給他面子,他也沒有辦法。

  12月13日,法國外交部長亞歷山大?裡博也抵達了天津。雖然法國政府的危機已經暫時解除了,但法國社會依舊暗流洶湧,如果法國政府不能夠早日結束戰爭,將被俘的法國軍隊救回法國的話,法國政府依舊將面臨被推翻的後果。

  因此,法國外交部長亞歷山大?裡博,在下船之後,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表明,中國和法國直接,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之前的戰爭,只不過是誤會而已。中法兩國,完全可以和平共處。

  俄國外交大臣伊茲伏爾斯基於12月15日抵達北京,他是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到了鄂木斯克,然後進入了中國軍隊的控制區。再從陸路到中國新疆,然後坐火車抵達北京的,所以比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