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的少年 作品

第134章俄國人的行動(第2頁)

 為此剛剛繼位的俄國沙皇尼古拉2世以近乎咆哮的口吻命令他的外交大臣務必在與北洋的會談中取得決定性的成果。

 俄國不求北洋能夠協助他們進攻日本,只需要他們保持絕對的中立就行,作為交換俄國將承認清國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

 再這樣的背景下,俄國外交大使托爾金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從莫斯科趕到了天津,來與李鴻章會談。

 李鴻章對此是1清2楚的,但是他依舊拖著托爾金遲遲不肯與他進行秘密會面,正在的主動權在北洋手中,不好好的晾1晾他,怎麼爭取更大的利益。

 於是乎接下來,李鴻章成天忙著與英國公使,德國公使等人商討日本問題,至於剩下的時間,李鴻章則是會跑到紫禁城與光緒皇帝商談治國1事,可以說每1日李鴻章都過得很是充實。

 對此托爾金很是惱火,但是他必須忍著,北洋在朝鮮和黃海的表現已經說明他們有1支強有力的部隊,雖然與歐洲傳統國家有些差距,但是依舊能夠在東亞這裡對局勢產生重大的影響,主動權並不在俄國手中,而是在北洋手中,現在是俄國需要北洋。

 無奈托爾金只能是先招上了德國公使,試圖通過兩國的關係(此刻德俄並沒有交惡)讓德國公使為他搭橋引路,而這樣的做法卻引起了日本公使和英國公使的警覺,這兩個國家都不希望北洋和俄國走的太近。

 就這樣在眾人各懷心思的情況下天津在瞬間成為了激烈的外交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