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的少年 作品

第110章戰前準備

 在日本政府4處遊走試圖尋求幫助之時,在朝鮮半島上日本6軍也沒有閒著。廣島師團在月峰山被殲滅,全師團3萬人只剩下不到4000多人逃了回來,就連師團長上井光島也被擊斃,吃了這麼大的虧,日本6軍當然忍不了。

 於是在得到戰報的第2天,時任日本朝鮮戰區總司令的乃木希典便集結了仙台,大阪兩個師團近6萬人的兵力,準備再次進攻平壤。

 這1次乃木希典吸取了廣島師團戰敗的教訓,他發現已經在平壤駐防多日的清軍工事修建的十分堅固,尋常75毫米炮難以摧毀,於是他直接報告給東京大本營,讓其從國內天皇直屬重炮部隊中抽調了1批大口徑火炮用於支援。

 在攻堅戰中,最關鍵的就是炮兵。為了能1點點敲掉在清軍在平壤周圍的各種工事。乃木希典可謂是煞費苦心,上井光島已經證明了人海戰術對裝備了大量機槍和迫擊炮的清軍來說基本無用,而且人家還佔有地利。所以乃木希典和部將合計了1下,決定要充分運用火炮來對付清軍。他將部分75毫米山炮分配給各個攻擊大隊,用於伴隨步兵進攻,用直瞄火力對付隨時出現的火力點。而大口徑臼炮則是在遇上了山炮打不到或者無法摧毀的目標時才使用,以此來保證最大火力。

 在確定好了火炮之後,在補給方面,乃木希典也十分的重視,他可不想等仗打到1半的時候,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來而功虧1簣。

 在仁川港被毀後,雖然日本海軍按照協議在釜山灣開闢了登6場,用於補償6軍。但這裡距離前線太遠了,1旦前方戰事吃緊,這裡能不能保證物資供應很難說。所以為了能夠前線部隊提供足夠的物資和兵員,乃木希典專門徵召了大量的朝鮮農夫加入到了前線的部隊中,並且專門抽調了3個騎兵大隊,來負責運輸線的安全。同時他還要求日本政府大量僱傭美國和俄國的商船沿著海岸線為日本軍隊運輸物資。(歷史上清日雙方都僱用過外國商船為軍隊運輸物資)另外考慮到攻打平壤要越過大同江,乃木希典還命令各個部隊著重增加了工兵的數量。

 可以說為了全殲朝鮮清軍,在近1個月的時間裡乃木希典已經盡最大努力準備了。

 就在日軍緊鑼密鼓準備的同時,張樹聲也沒有閒著。這些天以來,他不斷的翻看著當時與日本廣島師團作戰時的戰報,以此來了解日本軍隊的戰力,同時他還派出了大量斥候,用於蒐集來犯日軍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