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的少年 作品

第38章經濟戰的序幕


  最近李光宗可以稱得上是北洋中最忙的人了,他整日泡在總督衙門內忙著檢查賬務,忙著訓練軍隊,但最重要的還是忙著發展自身

  。

  現在的北洋底子還是太薄了!

  之前一下子拿出一千多萬兩白銀擴軍雖然聽起來很豪邁,但這根本就不是北洋賺到的錢而是李家的家底,一次兩次還可以,時間長了就算李鴻章有再多的錢,也架不住北洋這個吞金巨獸消耗。

  因此為了保證北洋能夠持續的發展,如何發展北洋控制地區內的經濟就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想了許久,李光宗打算採用蘇/聯的經濟模式,即計劃經濟。

  為此李光宗特意成立了一個特殊的部門,名為北洋經濟發展部。由李鴻章擔任部長,李光宗擔任副部長。這個部門擁有統管北洋控制區內所有商業和工業的權利,可謂是隻手遮天。

  權利有了,接下來就是制定計劃了,盲目的瞎幹可不行。

  在工業方面,李光宗計劃以之前購買兩座鋼鐵工廠為核心,統合北洋之前的軍械廠和炮彈廠等,這些工廠將在北洋經濟發展部的安排下統一安排生產任務,制定統一的標準。無論如何,李光宗都不允許歷史上甲午海戰時炮彈不匹配的情況在這個時代再次發生。

  在極力發展自身實力的同時,李光宗還打算給日本人找點麻煩。要知道削弱敵人≈增強自身。

  為此李光宗將目光放在了紡織業上,這是日本的經濟命脈。放眼整個日本的發展史,甲午中日戰爭絕對是一個分水嶺,日本工業的飛速發展是建立在清朝一億兩白銀的賠款上的,在此之前,紡織業才是日本的主要出口產品,也是他們唯一能夠出口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