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99章 天子點兵

    “你要再說這話就滾出去”
 

    萬壽宮內,面對大兒子的厚臉皮,朱棣也是被弄得無奈了。
 

    這些個兒子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動,他也沒什麼辦法。
 

    “好了老大,爹自己有數。”
 

    看著老頭被老大厚臉皮弄得無言以對,朱高煦也只能站出來為老頭子開脫。
 

    “現在已經有鐵路了,爹這次北征也不一定要親臨前線,你著什麼急。”
 

    朱高煦這話自己都不相信,但為了開脫還是得說。
 

    也在他說後,郭琰連忙開口催促道“人都上桌了,怎麼午膳還沒上”
 

    “傳膳”王彥連忙開口,霎時間一盤盤美味佳餚就被端上了桌。
 

    鯊魚筋、煎爛拖虀鵝、蒸豬蹄、燒鵝火賁羊頭蹄、羊肉水晶餃等菜餚被端上桌來。
 

    諸如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金莖露、太禧白等御酒也被一壺壺的擺在眾人面前。
 

    原本還想據理力爭的朱高熾在看到這些飯菜美酒後,當即便忘了老爹出征的事情,開始埋頭大吃特吃起來。
 

    美食讓他忘記了繼續上疏,朱棣瞧他吃的香,雖說覺得安靜不少,但還是示意王彥等會記得提醒這廝少吃點。
 

    一場家宴,無非就是討論家長裡短,至於政務之類的,朱棣和朱高煦不開口,自然不會有人提及。
 

    由於午後還需要接見各國使臣,故此朱高煦在吃了午膳後便率先一步返回了紫禁城。
 

    閱兵前夕,他要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尤其是接見各國國王、使臣,調停一些藩屬國的矛盾,還有溝通一些外交上的事情。
 

    例如眼下,在他返回武英殿後不久,禮部尚書宋禮便為他安排了與日本國王足利義嗣的見面。
 

    “義嗣叩拜陛下,陛下千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十二歲的足利義嗣跪在地上,畢恭畢敬的五拜三叩。
 

    若是當下哪個國家最聽大明的指令,那無疑是足利義嗣手中的日本,這點就連朝鮮都難以趕上。
 

    失去了大明的李裪頂多會陷入權力的內鬥,可失去了大明的足利義嗣恐怕就會被人割頭滅族了。
 

    作為斷絕日本天皇一脈千年傳承的傢伙,足利義嗣能活到現在可不是他的手段有多麼厲害,而是在日本海陸駐紮的兩衛兵馬足以威懾全日本的守護與武士。
 

    饒是如此,足利義嗣也常常被一些武士所刺殺,正因如此,他整個人日子過得十分壓抑。
 

    日本的朝貢年限被朱高煦限制在三年一次,每次朝貢都是有足利義嗣親自以國王的身份帶隊前來。
 

    他很清楚自己的王位是因為什麼才能坐的穩當,所以對大明的指令,他往往都是來者不拒,哪怕被國內的那群人謾罵也毫不上心。
 

    對於他的忠誠,朱高煦十分滿意,不過滿意歸滿意,這並不代表他不防備足利義嗣。
 

    日本的環境造就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這種性格影響了他們上千年,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做出改變的。
 

    “賜座”
 

    “謝皇帝陛下賜座,陛下千秋萬歲”
 

    朱高煦開口賜座,兩名班值太監端來椅子,而足利義嗣雖然僅有五尺身高,但放在大明也頂多是偏矮罷了,算不上侏儒。
 

    他的身高是因為在國子監葷素不忌的吃了一整個青春期而長高,相比較他,他的那些哥哥弟弟們就顯得很矮了。
 

    正因如此,在日本國內,足利義嗣又被稱為“巨人天王”。
 

    對於日本民眾來說,五尺高的足利義嗣已經足夠被稱為巨人了,而明軍則是被稱呼為天兵天將。
 

    “你求見朕,有何要事”
 

    朱高煦鬆弛坐在椅子上,足利義嗣則端坐著,生怕自己的坐姿不端正。
 

    “日本素仰慕父國文化,所以臣想聘請一些先生前往日本傳播漢學,請父君恩准”
 

    足利義嗣交代了自己的心思,朱高煦聞言眯了眯眼睛。
 

    足利義嗣打著什麼小心思他心知肚明,無非就是想像隋唐時期一樣派遣遣唐使,從大明學走一項又一項的技術。
 

    “你準備聘請什麼先生前往”
 

    朱高煦沒有發作,只是平淡地向他詢問。
 

    “臣希望”
 

    “算了”朱高煦打斷了足利義嗣的話,直接開口道
 

    “既然稱呼天朝為父國,那朕就順水推舟,派些先生前往日本傳授儒學吧”
 

    “儒學”聽到朱高煦的話,足利義嗣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
 

    他想要的可不是儒學,只可惜這種事情可不是他想不想,而是朱高煦想不想。
 

    日本這些年來的舉動都在朱高煦眼裡,僅西廠在日本收集的情報來說,日本實際上早已從大明偷渡了許多被開除的小學教習。
 

    這些教習前往日本後,在當地傳播漢文化和知識,而足利義嗣也利用他們開辦了直屬幕府的官學“太守閣”。
 

    這個太守閣內有一百多名教習,兩千多名學子,而這已經是足利義嗣所能培養最大數量的脫產學生了。
 

    現在他想要的先生,無非就是大明中學的教習罷了。
 

    這些中學教習每年俸祿高達五十貫,並且嚴禁離開學校區域,足利義嗣想下手也很困難。
 

    正因如此,他才想獲得朱高煦的批准,聘請一些教習前往日本。
 

    不過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朱高煦很清楚自己治下的這些藩屬國是個什麼鳥樣子,更清楚他們對大明的複雜心理。
 

    中學涉及的知識太多,朱高煦用軍事化管理中學,就是為了延緩中學知識擴散的速度。
 

    僅憑三言兩語就想獲得自己編撰的教材,這個足利義嗣還真是異想天開。
 

    “好了,還有事嗎”
 

    朱高煦詢問足利義嗣,足利義嗣眼看自己被拒絕,也不敢繼續再提要求,連忙跪下叩首示意沒事了。
 

    “沒事就退下吧。”
 

    擺擺手,朱高煦便低頭處理起了奏疏。
 

    足利義嗣灰溜溜的再亦失哈的指引下離開了武英殿,而朱高煦也在他走後將硃筆丟在了桌上“倭人反覆,甚是卑賤。”
 

    “陛下所言甚是。”亦失哈作揖行禮,朱高煦聞言輕哼道
 

    “這是這些天以來,第幾個來求先生的藩國”
 

    “第十八個”亦失哈給出回答,朱高煦聞言頷首,卻並不在意。
 

    以大明的體量,只有大明吃肉,藩屬國喝湯的結果,絕不可能出現英法西班牙那種多家吃肉的情況。
 

    想到這裡,朱高煦詢問道“東洲三國這些日子走訪了兩京後,有沒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