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84章 把控輿論

 第484章 把控輿論

 “嗚嗚——”

 似乎是朱高煦在廟堂的呵斥起了作用,接下來的幾日裡,彈劾吳高的人數直線下降。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來到洪熙四年歲末,兩京鐵路最終修抵應天府江浦站。

 兩京鐵路的通車毫無疑問代表著南北溝通的進一步加深,這是除京杭大運河外,第二條能溝通南北的快速通道。

 不過相較於京杭大運河的水運,鐵路的速度比其快了三倍不止,所節省下來的時間成本更多。

 儘管當前的火車票價並非一般百姓能負擔得起,但對於商賈們來說,南北商品快速流通帶來的利潤更為豐厚。

 例如布匹,原來從江南與北平做一次生意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跑一趟運河能賺取三百貫。

 現在改運河為鐵路後,江南與北平做一次生意,來回只需要十天時間,能賺取二百貫。

 單趟的利潤下降了,但總體的利潤卻提高了。

 原本一年能賺三千六百貫,現在能賺七千二百貫。

 黃福說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高煦聞言頷首道:

 “元宵過後,漠北、京津、四川、中原四條鐵路同時開工。”

 “傳旨意,國債正月十六兌換債券及利息,同時停止鐵路債券的發行。”

 只是不等戶部稍微喘口氣,洪熙五年的到來也意味著他們的負擔將更為沉重。

 郭資將大明的財政情況全盤而出,由於大明的國債是三年制,而今也剛好發行三年時間,所以連本帶利需要償還一百三十八萬貫。

 北方的牛羊煤炭能快速運抵江南,南方的糧食布匹則是快速送抵北方,兩者商品相互往來,進一步加深了南北溝通。

 在這種環境下,《大明報》上也出現了一篇專門寫了土地投資的文章。

 “臣領旨……”

 隨著散朝,大明每季度刊發一次的《大明報》也開始八百里加急送往地方。

 大明二千四百家銀行,從未有一天像今日這般熱鬧。

 “在此之前購買的,依舊按照三年連本帶利兌換債券的政策兌換。”

 看著那些兌換本金和利息的人,許多人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的短視,也痛恨朝廷突然停止國債的發行。

 對此,郭資和朱高煦都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在下一盤棋。

 習慣性看報紙的百姓得知今日開始結清第一批的國債本金及利息,並且停止發行鐵路國債後,許多手中有閒錢的百姓紛紛前往了銀行看起熱鬧來。

 “臣領命。”

 “去歲,朝廷行政支出二千八百五十萬貫,六軍都督府軍餉及軍費支出一千九百六十七萬貫,政策鐵路上支出六百二十萬貫,合計五千二百四十九萬餘貫。”

 不過在此之前,這國債的利息還得調整才行,不然百姓大量買入會導致朝廷支付不起這5%的高利息。

 隨著兩京鐵路的完工,戶部的負擔也輕鬆了許多。

 許多人前往兌換本金和利息,也有的人試圖搶購國債,但卻被宣佈已經停止發行,氣憤的捶胸頓足。

 有些東西隨處可見的時候無人珍惜,等它有了稀缺性的時候,所有人便會像聞到血的鯊魚般蜂擁而至。

 “工部,漠北鐵路勘察如何,是否可以開始修建?”

 文章中以河南舉例,在永樂、洪熙大搞西北人口和江南人口遷入河南前,河南人口不過二百萬,耕地也不過二千七百萬畝。

 只要民間適應了國債,並從這次國債連本帶利兌換享受到好處後,那麼大明發行的三千六百萬貫建設國債就不愁沒人買。

 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而他們恰好就是大明整個階級中的中產者。

 郭資與黃福早有準備,故此連忙作揖。

 在百姓們不知所謂,歡度新年的時候,天下各地的《大明報》在正月十六清晨發行各地報社。

 “去歲,天下戶數一千八百四十五萬六千餘三,口數九千七百四十五萬六千四百二十五”

 郭資顯然早就知道朱高煦的安排,故此不緊不慢的作揖應下。

 “如今,國庫及天下常平倉之中積存摺色尚有二千六百三十五萬貫,另有不可動黃金四百五十八萬二千五百四十兩三分九釐。”

 朱高煦將目光投向殿上的黃福,黃福身穿朝服作揖道:

 “回陛下,漠北鐵路第一段自鶴城往海喇兒城已經勘察完畢,全程六百三十里,比預計的少三十里,此外造價比較平原略高,但也沒高出太多,造價三百八十萬兩,考慮到當地冬季漫長,故此冬季用於收集運送材料,僅有夏秋兩季可以動工,故此工期約四年。”

 “洪熙五年正月初一,大明銀行儲戶三百四十六萬三百五十七,儲蓄四千五百二十五萬三千六百四十七貫五百三十七文,國債發行三百五十六萬四百二十三貫,需支利息十七萬八千餘貫。”

 “去歲,朝廷自戶部支取二百八十三萬貫,歲末需要兌國債一百二十萬貫,連帶利息十八萬貫,合計一百三十八萬貫。”

 隨著大明朝的人口不斷膨脹,地方上的田價越來越高,投資土地的回報見效太慢。

 “去歲,朝廷田稅、商稅、關稅、礦稅合計折色為四千六百二十七萬四千三百二十七貫。”

 鐵路國債朱高煦是不準備發行了,這本來就是用來吸引第一批百姓投資的噱頭。

 在朝廷大搞人口遷徙後,河南人口在不到二十年間翻了一倍,如今人口四百餘萬,耕地卻僅增加到三千三百餘萬畝。

 洪熙五年正旦朝會上,戶部尚書郭資彙報了過去一年的各項情況。

 只要民間開始炒國債,朱高煦就可以立馬發行利息更低的其它國債,從大明中產階級手中獲得大量他們窖藏的金銀銅錢。

 朱高煦要炒國債,首先就要讓國債有稀缺性。

 “去歲,天下田畝數為六百九十五萬二千四百三十二頃,又餘九十七畝三分。”

 見狀,朱高煦又吩咐詢問了六部的其它事情,末了在一個時辰內解決了大部分問題,最後宣佈散朝。

 “去年十月,工部就已經從鶴城開始籌備材料,預計四月初可以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