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58章 好事成雙


 “噼裡啪啦——”

 七月中旬,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作響,華蓋殿內也走上了兩對新人。

 朱棣身著一身紅色圓領袍,頭戴翼善冠,十分滿意的坐在主位。

 在他身旁,朱高熾和朱高煦則是一樣穿搭,旁邊還擺著茶水。

 在張燈結綵的武英殿裡,父子三人都臉上露出笑容。

 相比較他們三人,剛剛從南京火急火燎趕來北京的朱瞻壑則是一臉懵。

 他看了看身旁笑容燦爛的朱瞻基,又看了看自己,哪怕到了此時,他還沒接受自己即將成親的事情。

 相比較他的迷糊,負責此次皇孫婚禮的鴻臚寺官員可就馬虎不得了,他執事行禮,奏請陛殿。

 又對導駕、樂作、陳設如常儀,安排文武百官具朝服,對朱瞻壑與朱瞻基這兩對新人四次拜禮。

 當這一切結束,鴻臚寺官才上前下跪致詞道:“臣等,恭惟皇孫嘉禮既成,益綿宗社隆長之福。臣某等不勝忻怵之至,謹當慶賀。”

 話音落下,又與百官對兩對新人再行四拜,而後禮畢。

 “賜宴!”

 朱棣坐在高位開口,群臣也紛紛就坐大殿兩側的宴席中。

 不過這並沒有結束,因此在百官坐下後,朝中命婦紛紛來到長道前,對暫管後宮的郭琰行禮。

 “參見太子妃,恭惟皇孫嘉禮既成,益綿宗社隆長之福。”

 “賜宴”郭琰臉上輕笑,頷首代徐皇后下懿旨賜宴。

 待命婦入宴,郭琰這才走上前對朱棣行禮:“皇孫嘉聘禮成,益綿景福。”

 “賜宴!”

 朱棣繼續開口,而這次入宴的就是朱高燧、朱瞻坺、朱月英等本家宗室了。

 隨著他們入宴,朱瞻基率先以長孫身份攜孫氏上前行禮,而後先對朱棣遞茶,聽朱棣訓話,其次對朱高熾遞茶,聽朱高熾訓話,最後才到朱高煦面前遞茶。

 “太子殿下請喝茶……”

 朱瞻基與孫氏遞茶來,朱高煦接過茶水,也不知道懷著什麼情緒飲下。

 “這次總不能還能養出一個戰神了吧……”

 瞧著這小兩口,朱高煦心裡有些忐忑。

 待他飲茶結束,隨便說了兩句話,便讓這對新人起身入宴去了。

 在朱瞻基之後,自然便是朱瞻壑與他的妃子沐氏了。

 相比較朱瞻基可以自己選擇,朱瞻壑就沒有那麼多可能了。

 他的妃嬪早就被朱棣與朱高煦定下,那便是十三歲的沐氏。

 沐氏是沐春之女,歷史上的沐春三十六歲病逝軍中,幾個子嗣都基本上幼年夭折,所以沒有留下後代。

 不過這一世,沐春不僅有了子嗣,並且還是二子一女。

 沐氏雖然只有十三歲,但長得亭亭玉立,皮膚雖然不如中原女子白皙,但勝在五官動人。

 李文忠、沐春,這兩人都是少年出名,容貌俊秀的代表,沐春年輕時也十分俊朗,其女兒自然高挑美麗。

 “爺爺您喝茶……”

 朱瞻壑迷迷糊糊的跪在朱棣面前遞茶,朱棣十分高興的笑著對朱瞻壑說道:

 “當年沐英還叫朱文英的時候,我沒少被他調侃,現在要是他知道他孫女嫁給我孫子,不知道會是什麼表情。”

 “哈哈……你們要相敬如賓,這沐氏小女子說起來也算我的侄孫,你要好好待她,她若是不好受,我也不饒你。”

 朱棣這個時候倒是想起了自己和沐英的關係,同時不忘教訓著朱瞻壑,生怕這廝對沐氏不好。

 “爺爺放心吧,孫兒秉性純良,自然不會對……”

 朱瞻壑說著說著撓撓頭:“爺爺,這皇孫的妃子怎麼稱呼?也是王妃?”

 “額……”朱棣頓了頓,瞪了他一眼:“自己問你爹去!”

 “喔……”朱瞻壑尷尬起身,帶著沐氏走到朱高煦與郭琰面前下跪,五拜三叩。

 “爹孃,你們喝茶。”

 朱瞻壑與沐氏先後對朱高煦與郭琰遞茶,朱高煦接過飲了一口,無視了朱瞻壑,目光放在了眉宇間英氣十足的沐氏臉上。

 “嫁給我這頑劣子,算是委屈你了。”

 “殿下哪裡的話……”沐氏回答落落大方:“能嫁給皇孫,是妾身的福氣才是。”

 朱高煦聞言,嘴角雖然掛著笑,卻搖搖頭道:

 “這廝還要在軍校就讀三年半,然後戰場實習併入伍三年,之後還得下放地方做吏員三年,算下來差不多十年。”

 “這十年時間,你若是願意,便與他他東奔西走,若是不願意,便安心在宮中休養,等他回來便是。”

 “額……妾身……”沐氏顯然沒料到朱瞻壑身為皇孫,居然還要經歷那麼多事情。

 在她看來,一個皇孫,就讀五年中學已經十分可以了,現在還得讀軍校,參軍和下放地方。

 一時間,沐氏也不知道怎麼評價自家這個公公,支支吾吾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她

也是從小嬌生慣養長大的女子,如果跟著朱瞻壑東奔西走,她還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

 “不要緊,回去慢慢想便是。”

 郭琰見沐氏被問住,連忙笑著開口打圓場。

 “好了,去給你大伯遞茶吧。”

 “是……”

 在郭琰的提醒下,朱瞻壑帶著沐氏去給旁邊脖子伸老長的朱高熾遞茶。

 朱高熾喜笑顏開的接過,笑呵呵誇讚了朱瞻壑一表人才,沐氏知書達理後,便讓他們入宴了。

 朱高熾其實挺中意沐氏的,不過他們漢王府與黔國公府需要相互制衡,根本不可能聯姻,所以面對現在的結果,他也只能選擇接受了。

 “傳膳吧!”

 朱棣側目看向王彥,王彥連忙點頭,隨後唱禮傳膳。

 父子三人與郭琰坐在主位用膳,簡單吃完後,朱高煦便率先一步離開了華蓋殿。

 老頭子可以安心吃東西,他可不行。

 不出他的意料,剛剛返回春和殿,他便見到了堆積如山的近三百份奏疏。

 “現在的奏疏是越來越多了。”

 瞧著這堆奏疏,朱高煦對身旁的亦失哈感嘆,亦失哈也笑道:“疆域變大了,自然事情也就多了。”

 “以國朝當下的情況,即便漢唐兩代也拍馬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