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52章 北上之旅


 &nbpp或各種瀏覽器插件打開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持!

 第454章 北上之旅

 “畢業了……”

 除夕夜前,看著手中的畢業證書,以及面前的江寧中學,朱瞻壑一時間有許多不捨和感慨,但最終只化作了這一句話。

 “郭壑,你接下來要去讀軍學?”

 熟悉的聲音從身後響起,朱瞻壑轉頭看去,果然是與自己相識五年的江淮。

 五年時間,江淮已經是二十一歲的青年,長得清秀俊朗,身材不似他父母,足有五尺七寸餘(182cm),高大俊朗。

 過去五年時間裡,他連續蟬聯五年年級第一,早早就被那些達官顯貴盯上,恨不得把自己的女兒都推到他的床上。

 翻身上馬,朱高煦無須抖動馬韁,赤驩便載著他沿著官道小跑而去。

 這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要開創的就是油畫。

 五年間,他每個學期都是九科甲等,此外還通過給朱瞻圻他們補課,賺到了六十貫。

 郭紹瞧著他背影,叫嚷一聲後便轉身離去了。

 想要恢復生態,就得解決燃料問題,因此煤炭產量提升,必須提上日程。

 大明的馬政早有成效,尤其是擁有了東北松嫩平原那麼大的馬場後,大明的馬匹數量更是日益增長,如今光儲備的軍馬便有二十餘萬匹,已經裝備的近二十萬匹。

 這些人的詩詞雖然不如杜甫、李白、辛棄疾等人,但若是消失,對於華夏文化也算不小的損失。

 站在甲板上,父子二人聊了許多,直到黃昏,舟船停靠揚州城時,父子二人才結束了話題。

 相比較之下,去年大明朝的人口達到了八千二百餘萬,煤炭產量卻只有一千二百餘萬噸。

 朱瞻壑詢問著朱高煦,朱高煦頭也不抬道:“陪你過完元宵就走,不過你也不用難過。”

 這是他第二次離開南京城,相比較上次離開時,勵志證明自己的想法,現在的他除了遺憾自己正直壯年卻要被困在宮廷,再無任何遺憾。

 不過這五十貫放在西江鎮,那便是他父母近七年才能攢下的錢。

 雖說五年間也有花銷,但如今還剩下五十貫。

 幾個鄉鎮的探索,並沒能給朱高煦很好的回覆。

 揚州本就是魚米之鄉,當地的百姓想要吃好喝好再簡單不過,畢竟光是疏通運河,每年就需要招募數萬人,算下來十二個月裡,起碼有上百萬人次參與疏通運河的工作,賺些錢再容易不過。

 “煤炭、鐵路、蒸汽機……”

 想到這裡,朱高煦頷首道:“日後等你畢業從軍,寫首送你。”

 正月十六,朱高煦帶著全家人登上紫金山,來到了明孝陵的明樓之中。

 “爹,您還會寫詞?”

 念頭落下,江淮回頭看了一眼自己讀了五年的母校,沉吟片刻後轉身離開了這片土地。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十三歲離家,像你這般年紀時,已經射殺西陽哈、血戰哈剌兀了。”

 紙筆硯墨他得帶上,另外就是他攢了五年的錢。

 “伱羨慕?”江淮轉頭看向郭紹,郭紹卻咋舌:“我家裡你不知道?這樣的馬還有幾十匹。”

 站在東宮看了一眼外面綻放的煙花,朱高煦便轉身回了春和殿繼續批閱奏疏。

 對於朱瞻壑,江淮也不客氣,只是走上前接過馬韁,打開了那皮革袋子。

 其實他沒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在官學這幾年,他四季常服僅有四套,其餘時間都穿著校服。

 不遠處,郭紹緩緩走了過來,瞧著這匹馬唏噓道:“這應該是河曲馬和大食馬的串種,價值百貫。”

 別說從江南前往北京的官員,就連朝鮮、安南等國前來朝拜的使臣都把北京惡劣的環境寫在書中。

 原本文武官員五千餘,現在只需要一千五百就足夠,吏員則是僅保留五千人。

 這些村鎮的房屋修建不算好看,但絕不簡陋,村中水井、牌坊也一應俱全。

 半個時辰的走走停停,朱高煦依舊沒有見到任何一片樹林,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朱高煦說著說著,不免笑了起來,朱瞻壑聞言十分無奈。

 朱高煦的新政推行,吏員下鄉,就是為了讓百姓生活更進一步變好,同時理清楚稅收,讓錢用到實處去。

 這其中,朱高煦主要擔心的還是西北地區。

 雖然不至於狡兔三窟,但起碼保險。

 按照這種速度前往北京,估計他屁股都得顛成好幾瓣。

 對於要離開南京,朱高煦有些高興,又有些不捨。

 不捨在於,這裡畢竟是他前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

 “哈哈!它可是很難馴的,當初除了我,沒人能馴他。”

 “這未免有些多

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將腳步放慢下來,並調轉馬頭走入了鄉間小道中。

 正因有如此龐大的馬群,明軍才能在幾次北征中跟緊蒙古人的腳步,與他們在漠北交戰。

 瞧見朱高煦他們這群人,不免好奇打量,同時羨慕的看著他們所乘騎馬匹。

 看似不近人情,但卻是為了保護百姓。

 “那就這樣吧,告辭!”朱瞻壑輕笑作揖,隨後轉身與護衛離去。

 他雖然已經快十六歲,但畢竟沒有離開過父母身邊。

 “好了,去和你娘吃飯吧。”

 雖然已經是下午,但兩個時辰足夠他了解許多消息。

 在肇州左右二衛的護送下,朱高煦的金輅被人拉上了馬船。

 如果鄉試出了結果,屆時他則是可以前往京城參加會試。

 返程的路上,朱高煦呢喃著這些東西,他清楚只有這些東西,才能讓大明更上一層樓,讓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好。

 與此同時,朱瞻壑也乘坐馬車返回了宮城,並見到了忙忙碌碌的東華門守軍和來往的太監。

 朱瞻壑轉身與江淮對視,目光時不時看向四周,末了才開口道:“你要返鄉參加科舉?”

 新政推行後,從除夕到正月十六都不存在宵禁,這半個月便是大明百姓能享受夜生活的日子。

 “屆時參加會試時,來南京和我敘敘舊,說說你家鄉的變化。”

 許多大臣已經早早北上,留在南京還沒走的,只剩下了朱高煦和李失、李察等護送他北上的武官及兵馬。

 “來日再見……”

 “走吧,去看看揚州郊外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