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


 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

 “走快點!”

 “將軍,能不能解手,我想入廁……”

 “孃的,懶牛懶馬屎尿多,你們跟他一起去!”

 雖然是臘月寒冬,可江西大地上卻上演著百餘名官兵押送千餘名身穿粗布麻衣的,雙手被繩子束縛百姓向北走動的場面。

 一根繩子便綁住了十個人,想要上廁所都得報告後經過兵卒解開手上繩子才能前往路邊解決。

 如果這個人跑了,那其它九個人將會被論罪,流配瘧疾叢生的海外。

 解決自身方便後,這些人又被綁上繩子,繼續被帶領著北上。

 他們將會前往長江兩岸,乘坐船隻逆流而上。

 這是遷徙最快,死亡率最低的遷徙辦法,但即便如此,這些流民也需要走數百里路才能抵達流配的地方。

 對於官吏們來說,他們很清楚這一天遲早都會到來。

 由於時間緊急,加上鄭和派人讓陳瑄先走一步,所以陳瑄沒有過多停留。

 “**和廣西還算穩固,貴州和雲南、交趾需要格外注意。”

 “**漢民三百萬,土民一百三十萬。”

 “貴州現在是漢口二十四萬,土民二百一十六萬。”

 朱高煦站起身來,走到窗臺前看著鵝毛大雪,背對著郭資詢問起來。

 “雲南大概是漢口八十萬,土民四十萬。”

 國宴定在臘月十五,但在此之前,陳瑄就已經清點了此次貿易所獲的所有金銀貨物。

 前日陳瑄他們便已經抵達松江府,不過由於幾個月的海上漂泊導致艦隊許多軍士患上了疾病。

 至於雲南,雖然紙面上只有一百二十餘萬,可如果將雲南大小土司改土歸流,雲南人口估計不會低於四百萬,其中大概有三百多萬是當地的少數民族。

 彙報完所有,郭資安靜等著朱高煦發話。

 “如此遷徙,最少需要一年時間,若是遷徙數十萬,恐怕耗費不少……”

 “交趾漢口約六十八萬,土民一百九十餘萬。”

 朱高煦背對郭資說著自己的想法,而這個注意,無非就是人口遷徙罷了。

 朱高煦詢問起了國宴的事情,而這國宴自然是為陳瑄他們所準備的。

 “雲南的土民不會低於三百萬,如果算上三宣十慰,恐怕不低於七百萬。”

 “遷徙五十萬口,調二百萬石地方常平倉糧。”

 不過就從陳瑄的奏疏內容來看,似乎是南國國主不想拿出那麼多黃金來和鄭和貿易,故此對鄭和、王任發動了襲擊。

 現在朱高煦玩的,也不過是老朱玩剩下的罷了,郭資自然清楚。

 陳瑄他們走的是北赤道暖流,不過由於中途方向沒控制好,因此耽擱到了現在才多花費一個月時間返回大明。

 “這……”聽到朱高煦要搞那麼遠的遷徙,郭資有些遲疑道:

 三四千里路,不管怎麼算都需要十一二個月時間,即便遷徙的土民每日只喝白粥,恐怕都要耗費三石糧食。

 “連帶其它四地,西南之地我漢人不足七百萬,而土民多餘一千三百餘萬……”

 只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局。

 他轉過身來,走回椅子前坐下,靠著椅子平淡道:

 “這次廣西改土歸流後的土民,根據罪責遷徙北直隸、山東、河南。”

 郭資頓了頓,隨後補充道:“當下改土歸流仍然在繼續,漢口約二百萬,土民不低於三百萬……”

 “此次下東西洋貿易所獲合計多少?”

 “其中十九萬餘徙雲南,剩下徙**順慶、潼川、嘉定、瀘州、眉州等地。”

 “至於廣西……”

 對於這種情況,朱高煦除了感嘆一句“不通王化”外也懶得說什麼。

 因為一時的熱血上頭,導致全家六七口人被流配,他們恨不得把頭埋入懷中。

 “四十六萬七千餘人嘛……”

 鄭和知道返回會很慢,因此貿易的貨物基本上都交給了東洋艦隊帶回,至於鄭和則是在與南國貿易的時候爆發了衝突,陳瑄他們返回時,雙方正在協商處理。

 朱元璋就靠著這一手,讓明軍在雲南和廣西站穩了腳跟。

 朱高煦的話不容置疑,郭資聞言也連忙作揖。

 從洪武二十六年的一百五十萬,到如今的四百三十餘萬,朱高煦對**的遷徙與人口清查不可謂不成功。

 “雲南、貴州、**、廣西、交趾五地漢少比例如何?”

 不過對於被慫恿的暴民來說,他們現在腦中只剩下後悔二字。

 “此次遷徙過後,**口數大概能達到四百三十餘萬,雲南約一百二十餘萬……”

 站在春和殿內,戶部尚書郭資畢恭畢敬的彙報著遷徙後的情況,其中前者是**全境除大雪山以外人口,後者則是雲南能被朝廷所掌握的人口。

 距離江西流配隊

伍近千里外的南京春和殿裡,朱高煦拿著統計好的奏疏,看了一眼大概後便將它丟在了桌上,似乎在他眼中,這只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將少民遷徙內地,將漢人遷徙邊疆,這是實控地方和同化少民的最佳手段。

 如果不是西南還沒消化,加上大明洋航道還不成熟,就南國這樣的行為,朱高煦一定會發兵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