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23章 燕臺虎峪


 “嗚嗚嗚——”

 正月十七,伴隨著元宵過去,江東門碼頭上也迎來了第三次下西洋的熱鬧。

 一艘艘馬船將裝箱的各類瓷器、布匹、綢緞裝船。

 除了這些江南的特產,它們還需要沿著航道前往杭州、泉州、廣州,將屬於各地的特產裝船,運往海外。

 浙江福建的茶葉,兩廣的蔗糖、紅糖……

 這些都是海外所需的商品,其中以紅糖利潤最高,需求最大。

 “廣東那邊這次準備了五百萬斤紅糖,按照上次的航線,估計在抵達麻林地後就能全部銷售完。”

 “奴婢估計這類商品到了東洲也應該暢銷,因此想讓兩廣多備一百萬斤……”

 一艘馬船的甲板上,朱高煦走在前面,旁邊跟著左顧右望的朱瞻壑與朱瞻圻,還有鄭和、夏元吉、郭資等六部尚書。

 鄭和的話說完,戶部尚書郭資便與身邊的戶部官員交代起來。

 與歷史上朱棣的下西洋不同,朱高煦主持的下西洋,是朝廷和百姓都能盈利的善政。

 自下東洋開始,各地民間經濟便得到了更多的市場,就拿紅糖來說。

 過往兩廣糖農每年產出兩三千萬斤便已經飽和,而如今下西洋航道得到維護後,參與下西洋的民間商人也開始變多。

 在這個舊港和呂宋、交趾還沒開始大規模製糖的時期,兩廣無疑是西洋航道上最大的糖類生產基地。

 畢竟紅糖頂多能放十八個月,如果從江南採買前往西洋,那無疑會浪費一兩個月的時間。

 反倒是從廣東購買,能省下更多的金錢和時間。

 過去幾年,兩廣製糖作坊也日益增多,許多跟風種植的人也因此獲利。

 從糖農到衙門,各有收益,各有回報。

 不過這樣的回報在朱高煦看來並不長遠,因為當下西洋航道上的各國金屬儲備並不多。

 以當下各國的貿易逆差,各國國內那點金屬儲備,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大明賺走。

 正因如此,東洲航線的開闢,以及崑崙洲的開拓才顯得格外重要。

 “下西洋貿易,事關沿海江南數十萬織工、糖農、瓷匠的生計,不可不重視。”

 甲板上,看著那一箱箱貨物,朱高煦立馬開始了扯大旗。

 見朱高煦扯大旗,一些六部官員臉色都快成了豬肝色。

 以往大旗都是他們在扯,結果遇到了朱高煦,朱高煦扯大旗反倒比他們更熟練了。

 有這句話在,其它人想要攻擊下西洋勞民傷財都不現實,畢竟鄭和帶回的貨物,可都是戶部統計過的。

 現在朝廷賺錢,百姓也賺錢,誰敢彈劾下西洋,誰就是國賊。

 “這次的貿易量,應該會比上次還多。”

 鄭和小心與朱高煦說著,朱高煦聞言頷首,低頭看一個眼朱瞻壑和朱瞻圻,伸出手拍了拍他們:

 “行了,去玩吧。”

 得到示意,倆小子立馬就向船梯小跑而去,不多時就順著碼頭跑向了南京城,身後還跟著十餘名西廠力士。

 瞧著他們的背影,禮部尚書宋禮作揖道:“殿下,二位皇孫已然到了年紀,臣請挑選名師教導……”

 作為禮部尚書,宋禮可不想被旁人說他對皇孫不上心,故此站出來提出建議。

 不過對於他的建議,朱高煦卻搖頭道:“天下學子都在官學就讀,皇家又憑什麼優待?”

 朱高煦倒不是偽善,而是他並不想把朱瞻壑交給那些儒生,生怕這群傢伙還給自己一個懦弱無剛的兒子。

 宋禮見狀倒也沒說什麼,至於朱高煦則是看向了鄭和:

 “此次下西洋,除了貨物,戶部還撥給了你五萬兩黃金。”

 “這些黃金,你好好利用,我相信你能帶回價值百倍的存在。”

 “奴婢領教……”鄭和回禮,朱高煦見狀也下了甲板,向著碼頭走去。

 不多時,他的馬車被在京兵馬拱衛,護送向京城而去。

 群臣見狀,即便心裡不情願,卻不得不作揖回禮,送離馬車。

 江東門碼頭的熱鬧還在繼續,直至正午時分,近三十萬箱貨物才裝載上船,一艘艘馬船滿載貨物順長江向東海而去。

 也在馬船駛出長江的時候,朱高煦的身影出現在了春和殿宮道上。

 “殿下千歲……”

 走入春和殿,唱禮聲先後響起,十餘名武官站在殿內,畢恭畢敬的作揖。

 黔國公沐春、曹國公李景隆、鎮遠侯顧成、建昌侯瞿能、寧遠侯何福,還有盛庸、瞿鬱、瞿陶等數名在西南大放異彩的將領……

 這些將領,就是朱高煦在西南改土歸流的底氣。

 “這次對貴州改土歸流,全賴爾等用心用功。”

 “陛下雖然不在,但你們的功績足夠封爵。”

 “瞿鬱瞿陶!”

 朱高煦喚出瞿鬱瞿陶,二將站出作揖:“臣在!”

 身高六尺餘的兩兄弟

站出來,並未對朱高煦造成任何壓力。

 同樣六尺餘的朱高煦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八字鬍,自信道:

 “你們平黔地土司有功,我代天子敕封你兄弟為威寧伯、畢節伯!”

 “臣謝恩……”

 瞿鬱瞿陶聞言跪下,畢恭畢敬的五拜三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