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14章 戰爭序幕


 “嗚嗚嗚——”

 九月,當號角聲從薄霧之中傳出,南北兩方近五萬人的軍隊在越前地區的池田爆發了戰爭。

 透過薄霧,騎在馬背上的足利義持可以看到距離自己二里以外的上杉家軍隊。

 他們的數量有近三萬人,而自己的手中只有經過多次抽調後的兩萬人。

 禍不單行,在關西的京極、大內,關東的上杉等家族發動叛亂後,伊勢國守護北畠滿雅起兵,支持逃離京都出走吉野的南朝末代天皇后龜山天皇。

 “這一戰我們是先鋒,不管主帥是誰,都改變不了這件事情。”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只要速度夠快,他們甚至可以在覆滅北畠滿雅後,再返回與整軍繼續南下的上杉禪秀交手。

 這次的上杉家舉兵,表面上看是上杉禪秀與足利義持之間的權力鬥爭,但實際上這件事事關關東國人領主們的存在形態。

 足利義嗣的目光灼熱,而在他身旁,比他矮了半個頭的足利滿隆則是小心看了看四周,擔憂道:“大明這樣幫助我們,他們一定有自己的圖謀,我們不能放鬆警惕。”

 “將軍,他們開始前進了!”

 “叔叔,你看看這艦隊,還有那正在登陸隱歧的軍隊。”

 即便如此,足利義持也並沒有露出膽怯,他親率軍隊來到池田,準備先收拾上杉禪秀,再南下收拾北畠滿雅,最後再收拾叛亂的關西守護們。

 “火炮好了嗎?”

 至少在他治下,幕府依舊能壓制著他們。

 “額啊!”

 聞言鐵炮大將只能聽令,很快炮聲在戰場之中響起。

 足利義持質問鐵炮大將:“已經好了,但現在開炮,我們的人……”

 早在大明同意日本可以從大明購買武裝商船開始,足利義持便盯上了南京軍演之中亮相的火炮。

 正因如此,許多鯨海衛的兵卒都為他打抱不平。

 “我不管大明通過貿易運走多少白銀,平定足利義持殺死多少武士,在日本駐紮多少軍隊,建設多少官場……”

 “沒錯,四千人足夠橫掃京畿之地了,我們在鯨海苦等那麼多年,建功機會就這一次啊!”

 “嗚嗚嗚——”

 “到時候就不好打了,只有趁這個時候進軍,才能一戰定乾坤。”

 時間一點點過去,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足利義持憑藉從“皇明日本官船”拆卸下來的洪武鐵炮,率先平定了伊勢國的北畠滿雅,並將後龜山的天皇稱號去除,繼續改稱太上法皇,並將他與他的親族帶往了京都大覺寺。

 足利義嗣的話,讓足利滿隆滿臉震驚,他沒想到這樣的話居然能從足利義嗣這樣不足十七歲的青年人口中說出。

 儘管已經有通知軍隊後撤,但炮彈依舊奪走了許多幕府武士的性命。

 “開炮!”足利義持果斷下令,不容置否。

 得知但馬被攻破,足利義持沒有繼續和上杉禪秀糾纏下去,只是留下了今川範政和一萬長槍、射手足輕,至於他自己則是率領七千多奉公眾和九百多名炮手,以及僅存的四百餘名騎兵南下馳援京都。

 “我們雖然是海軍,但雙腳行軍的速度也不比陸軍慢。”

 他們想要的,無非就是維護各自的既得權益。

 一時間,戰場之上兩方軍隊攻守易形。

 戰場上,無數屍體被丟棄,足利義持追擊十餘里後便勒令三軍打掃戰場,同時準備趁著上杉禪秀敗走的機會,南下收拾北畠滿雅。

 隱歧市舶司內,率領鯨海衛集結到此的鄭峻正在被數十名千戶、百戶官包圍著。

 在這裡沒有娛樂,只有貿易,貿易一旦結束,便要帶著貨物離開這裡。

 “是!!”聽到鄭峻的話,眾人紛紛站直了身體,拱手作揖,高聲應下。

 一時間,他們心裡不免有了怨念,而鄭峻當年便是靠著和崔均聯手才拿下的金州,這群將領的小心思在他面前根本藏不住。

 同時,幕府雖然也死傷七千多,但大多都是臨時徵召的國人,所以足利義持並不心痛。

 上杉家的軍隊發起衝鋒,足利義持則是有條不紊的在今川範政幾人的幫助下以弓箭消耗他們,延緩他們的衝鋒速度,同時派出了自己的騎兵對上杉家騎兵進行糾纏。

 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鄭峻其實心甘情願的當這個衛指揮使,因為當初的他確實指揮經驗不算豐富,一個衛對於他來說剛好。

 稀稀拉拉的聲音響起,顯然他們並不是這麼想的。

 南方,關西大內與京極等家族因為明日貿易的事情集結了兩萬六千武士軍隊北上。

 足利義持打仗沒有太多章法,無非就是一鼓作氣,抓住對方陣型被破的瞬間發起反擊。

 “解散!!”

 對於官船使臣所說的崑崙洲金礦,足利義持根本沒有心思開採,他的心思都在擴大和鞏固幕府統治,結束向大明稱臣的屈辱中。

 他

們的眼神熱切,訴求也十分簡單,那就是率先進攻京畿之地,不等主力抵達,便先一步覆滅足利義持。

 他們有這樣的自信是好事,但他們的舉動卻讓鄭峻臉色陰沉。

 眾人被他鼓舞了一番,也紛紛紅著臉的走出了市舶司衙門,激動討論著把先鋒打成主力的這種做法。

 當然,這樣便利的條件,也讓明軍內部波流湧動。

 簡短一句話,卻因為是用漢字書寫,並且蓋上了海軍都督府印章而顯得沉重。

 “繼續炮擊,沒有聽到嗎?!”

 “衝鋒!!”

 鄭峻突然開口,讓眾人眼前一亮。

 面對質問,火炮大將連忙解釋:“將軍,鐵炮需要一字時的時間來清理。”

 “沒有了火器,我們與明軍一樣有一戰之力!”

 池田一戰的結果被駐日西廠力士帶往了隱歧,而此刻的隱歧,一支四千人的軍隊正在此地集結,等待軍令下達,便可開拔渡海,登陸若狹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