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407章 新老更替


 “是嫌棄官學的環境,還是嫌棄什麼?”

 由於朱瞻壑自小在宮中,朱高煦便以為他逃學是嫌棄官學環境。

 “不是……”朱瞻壑低著頭小聲說道:“您說他們不知道我身份,但我一去他們就說我和老二是皇孫,一個個的上來巴結我們。”

 “所以我才帶著老二逃學,不過我們有隨著興趣自己學。”

 朱瞻壑入官學前,朱高煦告訴他的可是官學沒人認識他,他可以盡情的在官學交朋友什麼的。

 然而現實是,他去年就讀官學後,入學第一天,他的身份便傳遍了在京的所有官學,各方權貴都把自家子嗣往朱瞻壑就讀的官學塞,誰都來找他示好。

 這樣的環境下,朱瞻壑自然讀不下去,便選擇帶朱瞻圻逃學,每日在內城的茶樓裡留個雅間,隨著自己的興趣翻看那些教材。

 朱高煦倒是沒想到這廝逃學是因為這種事情,因此臉色也緩和了下來。

 “你說你隨著興趣自己學,那如果遇到不會的呢?”

 “那便僱人來教我們。”朱瞻壑見朱高煦的語氣軟了些,便也提高了些聲音回答。

 “老二……”朱高煦看向朱瞻圻,朱瞻圻聞言看了看朱瞻壑,見朱瞻壑不看他,這才小聲道:“是這樣的。”

 “隨便僱個人能教好嗎?”朱高煦緊皺眉頭,但朱瞻壑卻道:“我感覺他們比官學教習教得好。”

 “他們?”朱高煦疑惑,難不成朱瞻壑僱了一群人?

 “是啊,他們!”朱瞻壑老實回答道:“我聽他們說,他們都是等待科舉的考生,來京城長居的同時銀錢不足,便來與我們這些權貴子弟補課來賺取銀錢。”

 “雖說他們補課的人不少,但課程都是分開教學,因此他們一個人可以教五六個人。”

 “課價多少?”朱高煦沒想到連補習班都出現了,雖然還是以個人的方式。

 “一日百文。”朱瞻壑聲音不由得小了些,朱高煦聽後卻佩服起這群敢於幫人補課的考生。

 若是按照朱瞻壑說的一日百文,一人負責五六人,那就代表他們每日起碼都有百文進賬,一個月就是三貫錢,一年便是三十六貫。

 想到這裡,朱高煦不由咋舌,他可是知道如今南京城百姓的平均工價的。

 即便經過自己十年的大力發展,南京的平均工價也不過從洪武年間的每日二十文,漲到如今的二十五文罷了。

 也就是說,一名備考科舉的考生,僅憑補課便能獲得四五個勞力的收入。

 況且就朱瞻壑的描述來看,這種情況還不是個例。

 “開始重視官學了嗎……”

 顯然,儘管百官不希望朝廷在江南推行新政,但他們也知道新政必然會在江南推行。

 因此,他們明面上抗拒新政,私底下卻學的比誰都快。

 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如果一直食古不化,那被新政派吞併便是結果。

 而今他們跟著新政派學習,加上他們又精通儒學,那以新政派官員的質量來說,雙方恐怕會鬥很長一段時間。

 這麼一想,朱高煦倒也放心了下來,將目光放到了朱瞻壑他們兩兄弟身上。

 “你們的身份被曝光,這是我沒有考慮到的,不過你為何不來找我?”

 朱高煦詢問朱瞻壑,朱瞻壑卻道:“平日裡根本瞧不見您的身影,娘又不准我們來春和殿吵您,那如何與您說?”

 “卻是我的問題了。”朱高煦搖頭苦笑,隨後才坦然道:

 “既然官學上不了,你們就繼續在外補課吧,總是待在宮裡也不好。”

 “閒暇之餘,也可以去外城的鄉間逛逛,畢竟你們也沒怎麼見過。”

 朱高煦倒不覺得必須要讓倆小子像歷史上的朱瞻基一樣去田間作秀,對於心有百姓的皇帝來說,不用種地也知道農民疾苦,也會蠲免賦稅,而不是像朱瞻基一樣,一邊說著百姓苦,一邊賦稅什麼的半點不降。

 黃福懟朱瞻基的那些話,還真沒一句說錯的。

 想到這裡,朱高煦向前探了探身子:“你們回去吧。”

 他說完還向亦失哈開口道:“這些日子你勞累些,幫我照看著他們,若是有什麼不對勁,立馬給我收拾。”

 “伱若不打,便是我來打了。”

 朱高煦這句話說出,朱瞻壑和朱瞻圻立馬小臉煞白。

 “奴婢領命……”亦失哈無奈嘆氣,回禮過後便領著這兩個頑皮的小子走出了春和殿。

 待他們離去,朱高煦也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繼續埋頭處理奏疏。

 倒是相較於這權力至高的平平淡淡,處於至高權力下方的京城官員們就顯得有些躊躇了。

 “新政推行最多到鄭和抵達南京,好在我們已經將官學教材吃透,家鄉子弟即便換了教材,依舊能保證科舉的高中。”

 皇城不遠處的宅院水榭中,隨著解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他的話也得到了楊士奇、胡廣、胡儼、金幼孜等人的認可。

 “

至於新政推行的丈量田畝,只要我們摘除的乾淨就沒有事情,就是便宜了東宮罷了。”

 “另外李至剛那廝以為讓出位置就沒事了,可我現在看來,他估計就是陛下對付紀綱的棋子罷了。”

 “只要紀綱出了什麼事情,當初賄賂過他的官員都會被論罪,李至剛也逃不過……”

 解縉這般說著,楊士奇卻皺眉道:“我們不用對李至剛窮追猛打,反正他已經下野了。”

 “誰知道會不會什麼時候復起呢?”解縉反問楊士奇,楊士奇聞言也沉默了起來。

 “我看陛下應該想著要收拾紀綱,藉此整頓南直隸和浙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