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397章 大發戰爭財


 “鐺…鐺…鐺……”

 伴隨在京鐘鼓於白日齊鳴,在京城內外官吏、百姓紛紛嚇得臉色一白。

 鐘鼓齊鳴上萬聲,整個京城都得知了徐皇后崩殂之事。

 百官奔走入奉天殿廣場,一直等待了朱棣三日,朱棣才從悲傷中走出。

 儘管徐皇后生前說過不要大辦,可朱棣依舊以最高規格置辦了徐皇后的葬禮。

 百官著麻布喪服二十七日,素服百日,輟朝五日不鳴鐘鼓。

 即日起,便是身為皇帝的他也要著素服一年,皇子們服喪三年,期間只得穿著素服,不得嬉戲玩鬧。

 他一年內不入武英殿,而是將在西角門與百官議事。

 在京命婦,皆著成服日于思善門哭臨三日,為徐皇后送喪。

 在京太學、官學、國子監等入材監生、典吏、僧道,坊廂耆老皆各著素服,舉哀三日。

 軍民及婦女各素服,三日內金銀首飾禁用,各地停音樂祭祀百日,禁屠宰四十九日。

 便是連百姓的嫁娶,都需要停下百日……

 可以說,相較於朱元璋去世時的簡葬,徐皇后的葬禮規制很高,高到了影響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可即便如此,卻並沒有人敢於站出來說什麼不是,因為現在沒有誰會想觸及朱棣的眉頭。

 自從徐皇后去世,朱棣性情大變,他比以前更加暴躁多疑,宮人後妃都惴惴不安,他更是連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都不面見,只有張氏和郭琰可以藉助幫徐皇后安排梓宮才能瞧見朱棣一面。

 便連禮部挑選諡號都戰戰兢兢,最後根據朱棣的意思,選出了“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這個幾乎完美無缺的諡號。

 “您和陛下再這麼下去,會撐不住的……”

 春和殿內,郭琰心疼的瞧著數日未能好好吃飯的朱高煦,心如刀絞。

 只是幾日時間,朱高煦整個人都小了一圈,每日卯時起床,子時入眠,其餘時間不是在忙碌喪禮,便是在處理政務。

 許多可以交給下面人的事情,他都自己親力親為,彷彿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孃親的愧疚。

 在這樣每日睡眠不過三個時辰的重壓下,他的消瘦是肉眼可見的,而朱棣也是一樣。

 徐皇后質問朱高煦這麼多年不去見她的話,讓朱高煦心生愧疚,便是當下的操勞,他也覺得是自己活該。

 “我娘生前我不盡孝,若是死後帶如此,那我還能做什麼呢……”

 朱高煦披麻戴孝,身著素衣坐在椅子上,臉色有些蒼白,可手裡的硃筆卻未曾停下。

 “終歸得吃點飯吧?”

 郭琰不忍,端著一碗湯飯上前,可朱高煦卻輕搖頭道:“我沒有胃口,你和大嫂先去照看孃親的梓宮吧。”

 “那我放在這裡,你餓了便記得吃。”

 郭琰看著朱高煦的憔悴模樣,心裡難受的緊,卻沒有任何辦法。

 她離了春和殿而去,並在此後半個月都忙於操辦徐皇后的喪葬之事,不過面對徐皇后的下葬事宜,朱棣卻頑固的要求將徐皇后葬入順天府天壽山的長陵內。

 由於朱高煦的出現,天壽山的長陵並沒有如歷史上那樣在徐皇后死後才挑選建造,而是在北京營建之初便已經開始設為吉壤,如今已經修建九年有餘。

 它的規模比歷史上還要大,預期工期十一年,耗費錢糧五百餘萬貫。

 在徐皇后病重後,朱棣便已經催促了北京營造的蒯祥先著手將長陵修建,因此當下的長陵已經進入了收尾工作。

 可即便如此,朱棣依舊捨不得將徐皇后下葬,而是這些天一直在几筵殿陪著徐皇后的梓宮,即便朱高熾他們輪流勸朱棣,朱棣也不聽。

 朱高煦沒有去勸朱棣,他知道朱棣自己會想開,而自己當下要做的,是將朝廷的政務處理好,別讓朱棣分心。

 “轟轟轟——”

 正當朱高煦處理政務的時候,此時此刻距離南京數萬裡外的克爾登城外也響起了一輪輪的炮擊聲。

 不同的是,這次的火炮並非是用來進攻和防守,而是展示肌肉……

 “此便是我天朝之依仗!”

 克爾登城外,鄭和不知何時從巴士拉來到了此處,輕描淡寫的展示了大明朝的武力。

 站在他身旁的,是剛剛結束河中亂象的沙哈魯,以及一眾帖木兒將領。

 此刻的他們臉色並不好看,因為在他們的目光中,一里半外的那一堆土牆幾乎被打成了廢墟,而這樣的精準度和炮擊距離是他們手中射石炮可望而不可及的的存在。

 “它們的名字叫做什麼?”

 沙哈魯沉著走到一門火炮前,伸出手想要觸摸,卻被燙得立馬撒開了手。

 “野戰炮。”鄭和自信而高傲的回應,並補充道:“這樣的火炮,在天朝中還有近七千門。”

 “嘶……”聽到鄭和的話,沙哈魯的臣子們倒吸了一口涼氣,而他們也沒有一丁點的懷疑,因為僅僅是出現在他們面前的

野戰炮數量,便多達二百門。

 要知道,鄭和他們只是一支艦隊,而一支艦隊想要遠洋航行,所能攜帶的所有物資都是有著限制的。

 沙哈魯不敢想象,一支能組建兩萬遠洋艦隊,裝備二百門火炮的國家是怎樣的存在。

 此刻的他,對於大明的瞭解又更深了些。

 鄭和能用兩萬軍隊橫掃波斯灣,深入波斯腹地數百里,這就代表大明實際上是有實力和帖木兒國開戰的。

 因此就當下的情況來說,只要鄭和繼續在波斯配合黑羊王國的優素福作戰,那整個波斯地區都不會安寧。

 大明只要還有實力運送更多的軍隊前來,那帖木兒國的結局會如何,這真的很難說。

 “你的手中有我們的三十多座城池,一百多萬人口。”

 “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在這裡成為一個國王。”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並不認為你願意將這麼大塊疆域交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