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388章 日本國變


 “一個個的,看上去聖賢無比,實際上都是蠅頭苟利。”

 京城錦衣衛都指揮使衙門內,紀綱拿著手中的文牘,表情帶著幾分譏諷,不知道是譏諷話中人,還是所有文臣。

 “消息給李至剛傳去了嗎?”

 紀綱瞥了一眼身邊人,站在他身邊的一名色目武官聞言頷首:“給他傳去了。”

 “好,瞧瞧他能拿出什麼好東西來,若是東西給的不夠多,那這份文牘就只能出現在解縉手裡了。”

 紀綱眯了眯眼睛,在他這裡,沒什麼是錢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是錢還不夠。

 伴隨著他的話,在京禮部尚書的李至剛府上也得到了消息,坐在主位的李至剛也雙手打顫的接過了那封信。

 “尚書,這紀綱也太跋扈了吧,仗著有您的把柄,竟然公然向您索賄。”

 站在一旁,尚書府的掌事忿忿不平,李至剛也強行按下躁動的心情,沉吟片刻後冷靜分析道:

 “紀綱不會突然對我下手,這件事情,要麼是陛下授意,要麼就是太子授意。”

 “那…那怎麼辦?”聽到是宮廷的那兩位授意,掌事也慌亂了神。

 “不用擔心。”李至剛抬手打斷,只是思緒間便想到了辦法:

 “武人終歸是武人,他把消息告訴我,那我就自己把事情解決。”

 “去,給我準備官服,我現在就進宮一趟。”

 “是!”掌事聞言連忙去操辦,不多時便服侍著李至剛穿上常服,坐上轎子前往東華門。

 趕在黃昏前,李至剛出現在了春和殿外,並對班值太監作揖道:“請公公傳告。”

 “李尚書候著吧。”班值太監瞥了一眼李至剛,轉身便走入了殿內。

 即便面對這樣的輕視,李至剛也沒有發什麼脾氣,因為他清楚什麼人他能惹,什麼人他惹不起。

 “李尚書請進吧。”

 不多時,班值太監走回示意,李至剛也作揖回禮表示感謝,而後走入殿內,徑直走入了春和殿的偏殿之中,見到了坐在主位的朱高煦。

 “臣,禮部尚書李至剛,向殿下請罪……”

 李至剛一開口,朱高煦手中硃筆便不由一頓,但他不緊不慢將硃筆放下,抬起眸光看向跪在地上的李至剛。

 “李尚書這是在做什麼?”

 “臣的岳父兩個月前在巡視莊田時,不幸失手打死了一名佃戶,臣剛剛得知,故此特來請罪。”

 李至剛跪在地上訴說著紀綱用來威脅自己的把柄,而他這樣的做法,立馬就讓朱高煦意識到了不對勁。

 不過不要緊,總之他的目的是達到了,現在就看李至剛想要怎麼做了。

 “你覺得應該如何?”

 朱高煦不緊不慢的反問李至剛,李至剛聞言也將頭低的更深:“臣以為理當依法懲處。”

 “此外,臣以為,以臣之情況,不應再擔任禮部尚書一職,臣乞請歸養。”

 面對朱高煦的詢問,李至剛毅然決然的捨棄了禮部尚書的官職與權力,這是連朱高煦都沒能想到的結果。

 他眯了眯眼睛,片刻後才道:“這事情暫時留中,這幾日李尚書便在家休養幾日吧。”

 “臣乞請歸養!”

 李至剛聲音隆隆,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瞧著這一幕,朱高煦有些惱怒,他本意是直接給李至剛及他周邊人抄家流放,現在李至剛走出來自爆,那事情就不可能鬧成自己想要的規模了。

 “這事情我會派人調查,你退下吧。”

 朱高煦冷聲開口,那話語不容置疑。

 李至剛聞言,只能摘下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而後緩緩起身行禮,緊接著退出了春和殿。

 在他走後不久,朱高煦便命人傳來了亦失哈,指著地上的官帽道:

 “去查查,這老小子是怎麼知道我要收拾他的。”

 “是”亦失哈也詫異李至剛什麼時候政治嗅覺這麼厲害了,因此連忙接下任務,出宮去尋胡綸去了。

 西廠衙門在距離司禮監一牆之隔的宮城外,不過近日的西廠十分忙碌,因此即便是亦失哈到來,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能見到胡綸,而是在書房等了一刻鐘,才見到了忙碌歸來的胡綸。

 興許是在西廠這種地方待的太久,胡綸表情有些陰鷙。

 “殿下有何事需要吩咐?”

 胡綸坐在亦失哈身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的同時不由詢問。

 亦失哈見狀,也就把李至剛的消息告訴了胡綸,而胡綸聞言緩緩放下茶杯。

 “這事情不用查我也知道是個什麼情況,無非就是那紀綱向李至剛索賄,導致了李至剛斷尾求生。”

 “殿下吩咐的案子他都敢索賄?”亦失哈愣了下,儘管京城的人都知道紀綱酷愛索賄,但連皇帝和太子吩咐的事情,他都敢向臣子索賄,那他的心思就值得琢磨了。

 一條狗不管再怎麼好用,但凡它對主家呲牙,便不能再用了。

 “

他是什麼人,你我又不是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他紀綱不敢做的事情?”

 胡綸反問亦失哈,亦失哈聞言也略皺眉頭:“若是如此,我便回宮告訴殿下。”

 “還是先等我查清事情原委吧。”胡綸打斷,他還是喜歡靠證據來說話。

 他出自錦衣衛,錦衣衛有什麼蠅頭苟利的事情,他比誰都清楚。

 李至剛這件事,紀綱絕對脫不了干係。

 “那我在宮裡等你消息,你早些將事情查個清楚。”

 聞言,亦失哈也緩緩起身,胡綸跟著起身相送,到了門口親眼看著亦失哈上了馬車後,胡綸才返回了西廠衙門之中。

 不多時,衙門之中便走出了百來名身穿便服的西廠力士,在眾目睽睽之下混入了人群裡,難以分辨。

 也就在西廠開始查案的同時,李至剛也返回了府邸之中,並令下人開始收拾行裝,準備返回松江老家。

 他將事情與掌事說了,掌事聞言卻不解道:“尚書,此事只是嶽姥爺的事情,您為何要辭官?”

 “事情是我那岳父犯的,但針對的人卻是我。”李至剛將事情看的明朗,與掌事詳細說道:

 “若只是紀綱來針對我,我自然沒有必要辭官,可這事情顯然不是紀綱單獨針對我,而是他奉了宮裡的旨意。”

 “紀綱搬不倒我,但宮裡一言就能定下我的生死。”

 “抓住這個機會,順應著急流勇退,這才能苟全一條性命。”

 做官也是要看人下菜的,如果主事之人是朱棣,李至剛自然沒有必要想著逃命,畢竟朱棣這個人還是有些虛榮心的,自己拍拍馬屁就能保住一條性命。

 可問題在於,朱棣現在深居乾清宮,外廷之事盡數交給了東宮的朱高煦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