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351章 永樂大閱兵


 “鐺…鐺…鐺……”

 “咚…咚…咚……”

 永樂六年正月十五,隨著晨光漸漸照亮了南京城牆,與平日裡不同的是,今日的清晨除了晨鐘聲,還有暮鼓聲。

 在城池內外鐘鼓齊鳴的時候,南京城內心態平和的百姓們正在忙著自己的生活。

 有人在路邊晨練,也有人在街市上買賣著各種商品。

 大大小小的攤販們開始出現在街頭巷尾,擺開各種各樣的商品,吆喝聲和議論紛紛充斥著整個城市。

 宰殺豬羊、烤制美味、用香水售賣,各種氣息在空氣裡交織,形成一種獨特的氛圍。

 悠揚的笛子聲和低沉的鼓聲也混雜在吆喝聲中,讓整個城池呈現出一種難以名狀的魅力。

 南京,這座城市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一切都在有序地運轉著。

 與城內生活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外卻是一個喧囂且充滿了異國情調的世界。

 一隊隊盔甲鮮明的上直精銳在麒麟門外的廣場上列陣,從城牆到廣場,五千餘名上直精銳嚴謹的監視著一切。

 在他們的目光下,海內外的大明屬國、土司們小心翼翼的帶著自己的護衛從麒麟門走出,前往了那足以容納數千人的閱兵月臺。

 隨著時間推移,海內外二十五屬國,三百餘土司的隊伍紛紛入座月臺,太陽也升得越來越高。

 歷史證明了這片土地永遠不缺看熱鬧的人,因此在文武官員、外國使臣、土司紛紛入座月臺時,廣場兩側一些不會妨礙閱兵的地方也站滿了人群。

 很快,廣場四周開始越來越熱鬧,如果不是朱高煦有先見之明,讓人把月臺往高了修,興許使臣們只能看到人頭了。

 隨著日上三竿,當代表天子的大輅出現在廣場上時,前來看熱鬧的數萬百姓紛紛在兵卒的招呼聲中跪下,海內外使臣、官員紛紛起身作揖唱禮。

 一時間,山呼萬歲的聲音幾乎將麒麟門前的這座廣場佔據。

 迎著眾人的目光,朱高煦率先下車為朱棣開道。

 朱高煦身穿緋色圓領袍,與平日的常服看起來沒有什麼區別,而朱棣則是穿上了十二團龍十二章的袞服。

 父子二人在兵卒護衛下走上了月臺,一路向主位走去時,所路過的各國使臣土司紛紛行禮,朱棣也十分自豪,從容應對著諸國使臣、土司土官們的行禮。

 待他們坐上主位時,主位這個為他們單獨留下的二十餘平高臺左右則是候著六部、六部、殿閣大學士等十八人。

 二人入座,山呼萬歲的聲音才結束,四周百姓和使臣才紛紛得以起身。

 他們都好奇的向這個方向觀望而來,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鬍子:“可以開始了。”

 “閱兵開始!!”

 聞言,王彥、鄭和二人走到前方,異口同聲的唱禮。

 隨著他們二人開口,四周拱衛皇帝與太子的兵卒也紛紛唱禮,並向外蔓延。

 當五千餘名甲冑鮮明的明軍唱禮,一些土司、屬國使臣在四夷館官員的翻譯下,這才知道眼前這數千名精銳居然還不是閱兵的全部。

 這是何等的國力,須知五千名身披明甲的士兵放在全世界任一國家,都是一支足以動搖國本的軍隊,而在大明,他們僅是所謂精銳的一部份。

 “嗚嗚嗚嗚——”

 伴隨著號角聲響起,率先進入麒麟門廣場的並不是閱兵的軍隊,而是一支人數近千人,各自攜帶樂器的樂隊。

 如此規模的樂隊,讓諸國使臣側目。

 他們的入場很快,屬於他們的位置是月臺之下的空地。

 月臺臺基高一丈,因此即便他們在下面,也不妨礙觀賞閱兵。

 當他們按部就班的入座並擺放好樂器,諸國使臣都以為天朝會演奏什麼靡靡之音來吸引他們,卻不想率先響起的是號角聲。

 “嗚嗚嗚——”

 號角作響,大鼓跟隨,古箏齊鳴,笛子與琵琶先後作響。

 與眾人所想的靡靡之音不同,此時此刻所奏響的是一首金戈鐵馬,威武雄壯的軍曲。

 諸國使臣何嘗聽過上千人共同演奏的雄壯軍曲,在那曲子奏響間,麒麟門廣場東側早早準備的上直精銳開始入場。

 陽光照在甲冑上,明晃晃一片,大風相隨,數百道旌旗獵獵作響。

 率先出場的是上直十六衛的女真馬步兵,他們列陣長方陣,南北二百步,東西一里長,隊伍之規模足有兩萬之多。

 經過訓練的乘馬在軍樂之中威武前進,馬蹄的踢踏聲與甲冑的窸窣聲配合軍樂,讓人更直觀的感受到了何謂金戈鐵馬。

 幾乎是所有,所有的使臣驚訝起身,看著這支身披明甲的兩萬馬步兵心中震撼。

 “這曲子不錯,叫什麼?”

 朱棣第一次聽到這曲子,不假思索的便詢問朱高煦。

 朱高煦則是看向他,臉上笑意濃重:“象王行……”

 象者,天王也,聽到這首曲子的名字,朱棣高興的多捋

了捋鬍子。

 他將目光放到了麒麟門廣場上,只見兩萬女真馬步兵在《象王行》中齊步前進,軍容絲毫不亂。

 他們身披明甲,揹負火繩槍,手執長槍,腰別金瓜錘及長刀,在抵達朱棣他們位置時瞬間轉頭,一手捶胸:

 “萬勝!萬勝!萬勝……”

 “好!哈哈哈哈……”

 看著整齊劃一的馬步兵,朱棣高興的爽朗大笑,可這還沒有結束。

 緊隨女真馬步兵身後而來的,是女真騎兵與女真步兵的步騎方陣。

 規模兩萬的步騎方陣給人帶來的震撼不亞於前者的馬步兵方陣,因為明軍的步騎方陣整齊劃一,聯繫緊密。

 這種兵種配合的緊密,足以說明這支軍隊的強大。

 一曲《象王行》結束,與步騎方陣相配合的是《十面埋伏》。

 曲聲配合步騎方陣兵卒的目光,給諸國使臣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朝鮮世子李褆、使臣權近,日本世子足利義嗣,使臣足利滿詮,暹羅世子……

 一時間,諸國使臣及世子只覺得自己身陷重圍,他們無法相信本國軍隊面對天朝軍隊時會是何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