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348章 梟雄終焉


 “二府一州清查前不過四十餘萬口,如今居然查出六十二萬口。”

 “此前耕地不過二百二十餘萬畝,如今也查出二百八十餘萬畝。”

 “僅二府一州尚且如此,全**又是什麼情況?”

 臘月尾巴,看著蹇義上奏的奏疏內容,武英殿內的朱棣就好像火藥一般,彷彿下一秒就會爆炸。

 在他面前,朱高煦、夏原吉、郭資、黃福四人坐在椅子上,安靜等他發洩完。

 過去大半年,他積壓了太多的情緒,能發洩發洩也是好的。

 “按照蹇義的話,這次清查起碼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保守估計**口數不會低於二百六十萬,耕地不會少於一千三百餘萬畝。”

 朱高煦冷靜說著**的大概情況:“不算平滅土司遷入的人口,**增加的人口在六十萬左右,增加的耕地起碼不低於二百萬畝。”

 “由此可見,**的人口增長,主要還是靠朝廷無法管理到了土民。”

 “川東南地區,唐宋時期的黔中道,朝廷現在可以控制的人口只有衛所治下的十幾萬軍戶。”

 朱高煦站起身來,自己動手將武英殿內掛著的西南地圖展開,用指揮杆指著貴州說道:

 “從地形上看,貴州全境都是山地和丘陵,僅有少量高原盆地,境內更是有烏江、北盤江、鴨池河等江河縱橫,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從地圖上看,貴州處於雲貴高原北部,東接湖廣,北臨**,西瀕雲南,南靠廣西,可以說是兩湖地區通往西南地區重要通道。

 “無論是商旅使節還是軍隊,想要南下到雲南,在不經過貴州地區的情況下,要麼通過巴蜀地區直下雲南,要麼從湖廣地區穿越廣西,要麼就是走海路從安南北上。”

 “走這三條通道固然可以繞過貴州,但除了最後的海路,其它兩條路都會拉長路線和補給距離。”

 “這個距離我算過,如果從武昌出發,那北線多出四百里,南線多出七百里。”

 “因此朝廷一旦控制了貴州地區,那就代表有了一個可以掌控西南各省的穩固戰略支點,極大地縮短了補給距離,對於控制和穩定川滇桂地區都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貴州的地理環境和民族分佈,決定了對貴州地區的控制和管理並非易事。”

 “因為地形崎嶇,土民眾多,所以少量的人口遷入不但不能漢化當地,反而會被當地的土民給土民化。”

 “過去上千年,他們能在此固守主要是因為依託石堡就足夠抵擋千軍萬馬,不過如今朝廷有了野戰炮和攻城炮,土司們的石堡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堅固,因此想要收拾貴州地區,朝廷也有朝廷的優勢。”

 “一味地讓貴州地區搞土司自治,雖說節省了治理當地的成本,可實際上卻增大了當地的治安隱患,阻礙了當地的經濟民生髮展,所以必須要加強朝廷對當地的直接統一管理。

 朱高煦的意思很明顯了,那就是貴州地區是肯定要全面改土歸流的,不過對此群臣們也有自己的擔心。

 戶部尚書郭資聞言起身,緩慢作揖道:“殿下所言皆有道理,但如果要在當地進行全面的改土歸流,那恐怕會引起所有土司的叛亂。”

 “從永樂四年開始,朝廷不過只是對中小土司改土歸流,就整整鬧到了現在,如果現在要對安、田、宋、楊四大土司動手,那恐怕會讓當地陷入長期戰亂。”

 “到時候即便拿下了當地,朝廷又能獲得多少人口,多少耕地呢?”

 “因此臣以為,想要拿下當地,可以加大對當地的衛所設置,增加人口來潛移默化。”

 郭資畢竟是戶部尚書,他單從財政和經濟的角度來分析情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這種回答頗有一種把問題交給後人的感覺。

 “不行!”朱棣聞言打斷了郭資,同時捋了捋自己的大鬍子:

 “俺觀歷朝歷代,無不是王朝強盛時軍力最強,越往後軍力越弱。”

 “眼下朝廷軍力正強,如果不趁現在解決這四大土司,那等到日後他們必然會作亂,屆時的朝廷能鎮壓他們嗎?”

 朱棣的思路和朱高煦是一樣的,不然他也不會發兵解決四大土司中勢力最大的田氏土司了。

 如果不是受限於攻城能力不足,興許朱棣在歷史上解決了田氏土司後,還會出兵把其它三個土司給解決。

 現在朱高煦把明軍攻城的短板給補上了,西南的石堡對於明軍已經無法形成絕對的阻礙,那朱棣自然會將步子跨大,準備一舉解決貴州四大土司。

 “在貴州設立三司,同時徵調湖廣、**、雲南、廣西等地官兵,再調京營上直兵馬參與圍剿,俺不相信這群土司的骨頭有那麼硬!”

 此刻朱棣還在為自家徐妹子的事情而擔心,同時他也想做些事情來增加自己的功績。

 在無法北征的情況下,他自然會選擇將矛頭對準西南,畢竟西南有沐春、李景隆、顧成、盛庸、何福、瞿能等洪武名將,只要把火炮和火器給配給充足,不存在會戰

敗的情況。

 “眼下,天下兵馬有多少裝備了火器?”

 朱棣看向朱高煦,朱高煦聞言便不假思索:“近年朝廷的重心都在北邊、其次是西南、最後是海上。”

 “北邊有二十個火器衛,京城有十六個,海軍有七個,雲桂川有十二個,安南有六個。”

 “各衛所的火器比例不同,但基本都在五成左右,陸地上每個衛的火炮是固定的二十門野戰炮和五門攻城炮。”

 “如果要攻略貴州土司,西南的火器衛起碼要再增加到八個,達到二十個。”

 朱高煦根據西南情況做出建議,朱棣聞言也點了點頭,同時詢問:“庫存的火炮數量有多少,能裝備八個衛嗎?”

 “足夠!”朱高煦不假思索的點頭。

 雖說這些年關外的軍械局主要以海軍艦炮和岸防炮為主,但南京城也興起了一所軍械局,產量也能達到每年五百門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