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籌備北征


 “春天的氣息如風吹來,山林如陰,遠去……”

 漆黑夜幕下,夜色漸濃,隨著金閣之中藝伎的歌聲傳出,坐在金閣究竟頂之內的足利義滿也率領幕府之中重要的貴族們在飲酒聆聽。

 入口的賜香氣撲鼻,讓貴族們沉迷其中,而那擺在桌案上的許多糕點,更是讓這個物資貧乏的國家貴族們享受了一把大明士大夫們的生活。

 這是大明開設市舶司的第三年,整個日本都因為對日市舶司的開設而開始獲利。

 來自大明的蘇鐵、紅糖、瓷器、絲綢、布匹、茶葉等各式各樣的商品極大充實了日本國內那貧瘠的市場,京都的繁華也更上一層樓。

 以往用紅糖製作的糕點,基本只有守護和貴族才能食用,可隨著大明糖每年數十萬斤的湧入日本,日本的糖價也開始逐漸走低。

 原本一百四十文的白糖,從對日市舶司購買只需要六十文,獲得市舶資格的守護們賺的盆滿缽滿。

 這還只是紅糖一項,其它茶葉、瓷器、布匹、綢緞更不用多說。

 除了少量擁有封地的貴族在擔心大明對日本的滲透外,其它多數貴族根本就不擔心這些事情,尤其是名義上的幕府太政大臣,實際只能掌控京畿和關東關西部分地區的足利義滿。

 “義持,去年我們增加了多少的歲入?”

 足利義滿一邊看著眼前的藝伎們表演,一邊詢問自己的兒子,如今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持。

 “大概十八萬貫。”

 足利義持不苟言笑,可足利義滿卻十分滿意。

 作為武家封建政權,足利幕府從土地而來的收入是支撐其財政的重要一環。

 幕府在全國各地擁有二百餘座‘御料所’,即將軍家的直轄領地,從這些土地中收取的地租―度是幕府收入的主要組成。

 幕府對其直轄領也十分重視,因此委派世襲幕府政所執事的伊勢家管理御料所,某些御料所也由五山僧侶負責管理,這筆收入看似穩定,卻並不值得依靠。

 除此以外,知行地在四町以上的御家人按每人一貫的數目繳納地頭御家人役,諸國武士總收入的五十分之一也要作為武家役被徵入幕府囊中。

 二十三年前,足利義滿從朝廷手中得到了向各國徵收及免除段錢的權力,稱其為段錢。

 段錢也就是新皇繼位,寺社修築等重要事件時向全國臨時徵用的稅款。

 由於徵收範圍較廣,段錢的收益很是可觀,所以幕府將段錢的徵收掌握於手,無疑增強了自身經濟實力。

 然而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各地莊園主、守護、國人開始私自徵收段錢,並逐漸將這一稅種由以往的臨時徵收改為長期徵收,因而幕府在直轄領有限的狀況下,無法從段錢上取得多少利益,地方私徵段錢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戰國時代。

 除段錢外,足利家每年舉行的佛事與祈禱所需費用還會向各國守護徵收,但和段錢不同的是,這筆資金不是以稅款而是以守護們“贈送”幕府金錢的形式繳納的。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足利義滿不留餘力的創造新的稅源,原因就是因為幕府建立四十年以來,依舊沒有一項足夠豐厚以至於能夠放心依靠的收入來源。

 財政的危機,讓足利義滿將目光盯上了酒屋役和土倉役,並將其作為長期稅種徵收,從而達到了每年六千貫左右的財政收入。

 就這六千貫的收入,就已經讓當時的足利義滿十分高興,而今大明進入隱歧並設立市舶司,每年可以穩定交給幕府六到九萬貫。

 即便這筆錢要分給京極家一部分,但幕府能到手的依舊有三分之二左右,是一筆不菲且穩定的收入。

 況且除了這筆收入,幕府作為市舶勘合中最大的買手,每年倒賣隱歧的大明商品就能從民間賺取十餘萬貫,這筆錢放在之前根本輪不到幕府賺取。

 正是因為有了大明的扶持和威脅,關西和九州等地守護才能老老實實的做生意,而稅收也才能通過大明的手交到自己手上。

 十八萬貫的關稅,幾乎接近足利幕府四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了。

 這筆錢如果用來維持軍隊,完全可以維持六萬足輕。

 如果用來打造甲冑,訓練軍隊,則是可以招募並裝備四萬足輕。

 可以說,只要這筆財政收入能穩定保持下去,那足利幕府的財政壓力將會不復存在。

 正因如此,即便不喜歡大明的足利義持,也沒有辦法像之前一樣,當面說開辦市舶的不是。

 不過他不能說,不代表他支持自家父親這麼做。

 在他看來,向大明稱臣納貢並割讓、隱歧、佐渡等島嶼,毫無疑問是喪權辱國之舉。

 近兩年來,幕府與皇室的關係越來越僵硬,而自家父親似乎準備在大明的扶持下脅迫後小松天皇禪位,讓自己的自家弟弟義嗣來繼任天皇之位。

 想到這裡,足利義持的臉色很差,足利義滿卻並沒有在意他的態度,目光始終在宴席上。

 宴席持續了很久,直到深夜結束,

貴族們才三五成群的散去。

 宴席最後,留下來的只有足利義滿和他的三個兒子。

 三個兒子中,最大的就是現任將軍的足利義持,如今已經十八歲。

 在他之後,分別是十歲的二子足利義教,以及足利義滿最寵愛的足利義嗣。

 望著三個兒子,四十六歲的足利義滿坐了起來,隨後對他們教導道:

 “現在的環境還不適合享受,而我舉辦宴席也不是為了享受。”

 “剛才的宴席,如果你們仔細觀察,那你們應該看到了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只是虛情假意,真正能和我們走道的並不多。”

 “你們三兄弟需要團結,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維持幕府的穩定。”

 足利義滿將目光放在政見與自己不合的足利義持身上:“義持,我知道你不贊同我開關的舉動,但現在開關能給我們帶來利益,那我們就需要維護它。”

 “等到什麼時候開關的利益不夠了,你才可以選擇閉關。”

 “是……”足利義持雙手放在腿上,緩緩點頭。

 他看似莊重,可足利義滿卻能感受到,他依舊不認同自己的話,這讓足利義滿感受到了一絲不安。

 只是當下的局面還算太平,他倒也沒有多想,而是對足利義教和足利義嗣分別開口叮囑了幾句,然後才示意他們三人退下。